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散文集海天旅痕有感

读散文集海天旅痕有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9W 次

《海天旅痕》是湖北广水籍作家任蒙写的一部散文集,今天很有幸我把它读完了。

读散文集海天旅痕有感

任老所著的历史文化散文给人的感觉有点像现代词语中的“犀利”,透过问题看本质,总是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一个早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另外了,他也喜欢从生活中的小事讲起,语句平缓而真实,感情的表露不是那么的张扬与直白,一切尽在不言中。他是写诗起家的,之后间或写一些散文、杂文、文学评论等。很多中青年诗人很喜欢给他写信,任老的人气也是相当之高。他敢于说真话、说实话,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品质,泾渭分明而又褒贬有度,在我的心中是一个慈祥和蔼的爷爷的形象。

散文的第一篇为《放映马王堆》,我想世人皆知晓汉墓马王堆中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两千一百多年前的女尸,连肠中未来得及消化的甜瓜子都保存得十分完好。惊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任老在大家大肆宣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时候却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一个小小的軚侯国(‘列侯所食县为国’),是如何提供这样一个奢侈的汉墓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马王堆中不知榨进多少劳动人民的心血。诚如作者在文章结尾中所说的:“漫长的时间是腐朽化为了神奇,而我们透过神奇又看到了腐朽。”

《历史深处的昭君背影》描述的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王昭君原名王嫱,湖北兴山县人,还是一脸孩子气的她便被送进了宫廷。后面的故事不说你也知道,汉元帝把她赐给了呼韩邪单于,于是历史上便上演了昭君出塞这样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之后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竞相传颂,董必武先生也有这么一首诗:“昭君自有千秋在,匈奴和亲见识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个时候的任老又开始老本行了,昭君出塞真的有这么大的历史意义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昭君出塞前后的匈汉宁和,主要是几代单于能够从匈奴自身利益的大局考虑,审时度势,明智的处理匈汉关系的结果。”昭君的出塞只不过是一个表象,一个标志性的历史符号。

九宫山是闯王李自成牺牲的地方,《悲壮的九宫山》这篇散文就再现了李自成牺牲前后的历史背影。在清军的围困下,李自成落荒而逃,来到了位于湖北兴山县与江西武陵县交界处的九宫山。此时的他已经是穷途末路,想要翻身已经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了,最后的最后死在了一帮乡勇的刀下。我们很欣慰,他是完全凭借农民起义推翻统治中国达二百七十六年之久的大明王朝的英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只是出了那么几个;我们同时也为他感到惋惜,他这个皇帝只当了一天便撤出了北京。他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多少学者为他痛惜。然而作为同样出身的刘备、朱元璋之流,他们成功了,做了皇帝,成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历史却没有给他们过高的评价。这是为何?倒过来想,如果李自成坐稳了江山,击败清军和吴三桂,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彼时的'他还会不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不是也会实行汉高祖、明太祖藏弓烹狗的“德政”?这是荒谬的封建历史留给我们的荒谬。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待问题,切记勿要加上太浓的个人感情色彩,历史,是不太应该只以成败论英雄的。

草堂是诗人杜甫在成都的寓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想大家都应该读过。《草堂朝圣》中作者写道今天作为纪念性的草堂却没有诗人所描述的茅屋那一丁一点痕迹。现在的草堂俨然变成了华堂,一个古代园林式的建筑。杜甫一生命运坎坷,仕途艰辛,但他却始终是一个地道的封建文人,一个纯粹的“人民诗人”,至死不渝的以天下为怀,以诗气写历史,终成一代“诗圣”。今天的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一个华美的草堂建筑,而是一个原汁原味的“人民公社”,透过草堂与几千年前的诗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想诗人之所想,悟诗人之所悟,悲诗人之所悲,泣诗人之所泣。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吧,否则悲哀的诗人命运留给今天的我们仍是无穷无尽的悲哀。

提到杜甫了就不能不提到李白,一首《赠汪伦》即使在如今社会也是口口相传。作者在文章《千年送别》中对汪伦的来历作了详尽的介绍,让我们对诗词背后的历史有了清楚的认识。桃花潭至今仍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清澈的潭水似乎还在诉说所当年的故事。一幅古老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跨越千年的友谊剑锋直指云霄!

当然了,后面的文章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此中美妙,也许您读过之后就会知晓。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