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中国文脉作品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中国文脉作品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34K 次

中国文脉作品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中国文脉作品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文脉作品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文脉作品读书笔记1

宋朝之后自然是元,一个短促的,我们甚至有点陌生的时代。元朝是蒙古人的王朝,但在这样一个汉人地位空前底下的时期,文脉却依旧有人捡起,而这些人中,有些竟不是汉人。

“陌生人”这一章节里就写耶律楚材,辽国皇族,成吉思汗的座上宾,耶律楚材善诗文,或许除了萨都喇,另外一个少数民族的诗文高手就是大名鼎鼎的纳兰性德了,这三人,不是汉人,却深谙中文词意,不是汉人,却凭汉文流芳百世。“陌生人”的章节里还写到了丘处机,余先生说:“那位丘处机是道家宗师,耶律楚材与他加在一起,组合成了一个儒、佛、道齐全的中国文化精粹结构,出现在成吉思汗身边。”在这其中,提炼出了“息战、戒杀、尊生、节制、敬天、爱民”的思想,这些思想使成吉思汗发生了重大变化,元朝最终没有把中原的汉人赶尽杀绝,农耕文明保住了,游牧文明的火焰没有蔓延进中原。

耶律楚材对中华文化的继承是难能可贵的,余先生说,血统无法选择,就加重了文化选择的责任。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时代呼吁护生爱民,在窝阔台时代又实施理性管理,这为蒙古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做好了文化准备。从元朝的文化转变,余先生谈到了人格的结构,第一个:背后的民族身份模糊,中间的文化身份明朗,眼前的行为身份清晰,我觉得,这就是耶律楚材这样的中华文化继承者的形象;第二个:夸张的背景,模糊的文化,迷失的行为,余先生说:“也许,在我们中国,最普及的是第二个人格结构,因此耶律楚材显得那么陌生。”他呼吁:“什么时候,能有更多的中国人,千里跋涉来到人世灾祸的第一线,展示的是文化良知而不是背景身份,切实地以终极人性扭转历史进程……”

我想或许这样的人格结构才应该是我们的身份标识,现在我们说自己是中国人,却把中华文化抛弃了大半,谁记得经史子集,谁又谙小学训诂,当功利心充斥到生活角角落落,一句“这个学了有什么用”,尽可以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毁于一旦。甚至于,有时候看似继承和弘扬,实际却是囚禁与,比如明朝最先兴起的文字狱,最为盛行的八股文。

一场大火烧断了《富春山居图》,一场战争,又使文化割裂成两半,在大陆,在台湾,余先生在说到明朝之前,写下了感叹:任何深刻的连接都隐藏着断裂,而且大多是爱的断裂,而不是恨的断裂。

明朝,夹在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汉人王朝,但所谓大明,除了郑和宝船,除了永乐大典,我们还有什么印象?或许,是于谦的清清白白,或许,是神机营的雷霆万钧,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词,从此进入了我们的文辞——八股。不知道什么是八股文的人很少,知道八股文怎么写的人也很少,余先生在这一章节里用了一个标题“六百年郁闷”,明清,青花瓷工巧精致,但中华文化的格局和气度在这两代已经弱了,散了,难以收拾了。现在中国人对国学也好,传统文化也罢,都只继承了明清,这不仅是令人伤心的一件事,更似乎有种说不出的黍离之悲。

明朝的科举是尚文的,专门搞一个科目,曰明经取士,八股文规定了写作的规范,并且颇有骈风诗范,要对偶,要用典,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写作的文句也要出自四书五经,文化,看起来再没有这样被朝廷重视,重视到将它作为科举的科目,掌握千万个人的命运,也主宰一个帝国的兴衰。但余先生很犀利正确地指出:“这一套制度,乍一看没有多少血腥气,却把中华文化全盘捏塑成了一个纯粹的朝廷工具、皇家仆役,几乎不留任何空隙。”我同意,尤其同意那个“不留任何空隙”。诗歌本是心灵歌唱,诗词的格律,只是音律和谐的总结,没有哪一项法则能打着“美”的旗号去约束人心,规定上升就是美,下降就是丑。当格律和规范框死了创作的题材,文化便遭到了奴役,那真的不再是心灵的歌唱,而是某些人酒桌上的玩具。“遭受悲剧的不是某些文人,而是全体文人”,因为,家园被围上高墙,统一了话语,划定了路线,锁定了出口,文化的浩劫,并非是那阴暗的十年,其实在郑和扬帆的时候,已经布下了阴霾。一个明朝科举,内阁勾心斗角,东林党上来,阉党又夺权,谢缙、张居正、夏言、严嵩、魏忠贤、袁崇焕,分不清到底谁忠谁奸,唯有武将,抗倭援朝,力挽狂澜。“高压专制所造成的文化心理气氛,剥夺了精英思维,剥夺了生命尊严,剥夺了原创激情,后果非常严重。”在唐朝时,长安的街市上各国商人云集,李白和他的朋友们流连于胡姬酒肆,吟唱着葡萄美酒,歌颂着大漠孤烟;明朝时,紫禁城的宫苑内皇帝很少务正业,文化鹰犬肆无忌惮,可以说封建礼教在那时候,有了“吃人”的形象。这使得后人迁怒于儒学,迁怒于孔子,殊不知那是有明一代的改造,他们改造了文化中的一柄思想利器,如果要毁了它,也会毁了文化本身。

明清的小说是难得的,戏剧更有创造性的贡献,我们的戏剧没有落后于世界,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同时代人,他们的戏剧,都一直流传至今。清末民国初,中国近代,大家渐稀,再无伟人,但近代却做了两件好事:破读甲骨文、推广白话文。甲骨卜辞,不仅寻到了中国汉字的源,更寻到了文化的脉,我们知道我们的汉字怎样演变,并且,由于白话文的推广,更多的人学会了掌握文化的载体,古代、未来,在我们手里打通了千百年的脉络。

  中国文脉作品读书笔记2

先秦诸子,都是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没有一个是纯粹的文学家。但是,他们要让自己的思想说服人、感染人就不能不运用文学手段。而且,有一些思维方式,从产生到完成都必须依赖自然、譬引鸟兽、倾注情感、形成寓言,这就成了文学形态。

看到这里突然想到军事是政治的延续,那是不是也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是文学的延续呢?

一个人文化底蕴深厚,以前可以叫先生,古代称别人先生有向别人学习的意思,达者为先,师者之意。现如今都通俗的叫有学问、有学识的人,他们有些人确实值得学习,受人敬重。环顾四周,现在越来越多的“成功者”都想以文炫己,甚至以文训世,结果让人担忧。有些“儒商”为了硬要“企业文化”,强调职工背诵古代那些文化等级很低的发蒙文言;有些电视人永远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研究应该退出公共记忆的文化残屑;有些当代“名士”更是染上了古代的“嗜痂之癖”,如鲁迅所言,把远年的红肿溃烂,赞之为“艳若桃花”。

余秋雨老师面对这种情况都深深一叹:“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

有人说,对文学,应让人们自由取用,不要划分高低。这是典型的“民粹主义”,似是而非。就个人而言,不经过基本教育,何能自由取用?鼠目寸光、井蛙观天,恰恰违背了“自由”的本义;就整体而言,如果在精神文化上不分高低,那就回失去民族的大道、人类的尊严,一切都将在众生喧哗中不可收拾。

如果不分高低,只让每个时间和空间的民众自由取用、集体“海选”,那么,中国文学,能选得那位流浪草泽、即将投水的屈原吗?能选的到那位受过苦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吗?能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艰苦躬耕的陶渊明吗?他们后来为民众知道,并非民众自己的行为。而且,知道了,也并不能体会他们的内涵。即使有任何民粹主义的自由海选,再有人数、再有资金,也与优秀文学基本无关。

这不是文武的悲哀,而是文学的高贵。

在目前寂寞的文化良知领域,应该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左边,重建普世范本。为此,应努力拔去浮华热闹,远离滔滔口水,进去深度探讨。选择自可不同,目标确是同归,那就是清理地基,搬开芜杂,集得高墙巨砖,寻获大柱石础,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步,期待天才再临,创造环境比教育个体来的更有效也更难,中华文化的复兴,文化的自信,才能达更高的一步。

  中国文脉作品读书笔记3

近期,好友推荐我有空看一下,余秋雨先生系列书籍。其正在阅读《中国文脉》一书,故亦从此书读开去,以窥端倪。自上周从淘宝天猫购得《中国文脉》一书,即阅之。

深深被余先生文笔吸引,第一次看到有人以人为脉,以史为鉴,融会贯通将史上孤立的人物,孤立的事件,通过文化的启承转接发展串联在一起。使每一个历史人物,宛如昨天,就在眼前,是那么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个性实足,仿佛隔空在与历史人物对话,仿佛余先生穿越到4000年前的古国,一步一步沿着每个朝代,一路一风景,详细记下了沿途所见所思。真实所见的就如实记叙,道听途说的,难以见证的,多方求证,力求真实。史上没有结果的,想象无穷而符逻辑。

其将文人、政治家等,置身于当时当刻来分析,显其质,传其神。将历史人物以史学家般的研究并给予文学家的独到见解,让枯燥的历史人物生动而易读易懂。

复原人物情感,凸显历史地位,摘其一二感受如下:禹传位于子,结束了禅让选贤,开创了世袭制,实是无奈防争斗;老子之学乃吾友,道法自然,沁人心脾。孔子之学乃吾师,深深教诲,发自肺腑。两者秋水共长天一色,相映趣;一身侠气,四海为家,充满理想,自视过高而缺乏判断力和执行力的李白,时时想报效朝廷,却输得一败涂地;南山脚下,悠然采菊,怡然自得的陶渊明,数百年后才被人记起;聊发少年狂,欲要射天狼的苏东坡,多次被贬谪,等不到冯唐持节云中;当年万里觅封侯,却身老沧州的陆游,至死也未见九州同;本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可怜白发生;八千里征途,三十年征战,而怒发冲冠,欲雪靖康耻的岳飞,终究不抵流言,空悲切;不畏汉武,严谨记实,受奇耻大辱后仍不停笔写《史记》的司马迁,人情失恰,不知所踪;死而后已,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终究敌不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曹操。前者忠心耿耿,留下《出师表》受人敬仰,后者雄才伟略,成就一代文豪;墨子兼爱非攻过于理想而不宜推行,孔子仁爱人本现实而易行;持《离骚》,问九天的屈原,一路在问却无人回答,曲高和寡,郁郁寡欢,投江而去!

综观余秋雨先生在本书所写的文人志士,大多壮志未酬,空留遗憾!但是正是这帮豪情高涨,充满斗志却显无奈,似是不懂风情的文人志士,传承发展了中华文化,是真正的民族脊梁!他们那种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置生死与度外,不失气节大义的气概,是我等学习的楷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文脉作品读书笔记4

中国文脉,好大的气派!读完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我长时间沉浸在一种感动和震撼之中。

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史,著作浩如卷帙,星光璀璨夺目,哪些作品和人物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可以成为穿越时空成为不朽的经典?余秋雨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他独特的视角,灵动的思考,运用"减法"的研究方法来梳理了中国文学的脉络。他说:"减而见筋,减而见神,减而得脉"。在博而精的文学基础和底蕴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邃的穿越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进行了大胆而独到的取舍。

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体量不大,不一以贯之,时断时续,就像一条倔强的山脊连成的天际线,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正是这条天际线,让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等级,是由品味来决定的。品味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明。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的等级和品味,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大道,人类尊严。文中字里行间都充满着秋雨先生慷慨豪迈的情怀,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对中华文学家园满腔的.热爱和关切之情。

从汉字的起源到诗经的出现,从先秦诸子到汉大赋,从魏晋南北朝到大唐盛世,从英杰辈出的宋代到文脉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诗意充沛的笔墨夹叙夹议,带领我们去亲近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先秦诸子、僻居荒村气定神闲的陶渊明;去敬仰行吟江边孤傲悲怆的屈原、倍受酷刑而握笔的司马迁;去了解风骨飘逸桀骜多才的魏晋名士、唐诗宋词巍峨顶峰上的诸多身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模糊的形象,通过他的文字,变得清朗而感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别样情怀。同时,秋雨先生对影响中国文脉至深的科学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评价,并剖析了文脉的根本,用清新简练的文字表达了精神之脉和人格之脉的深刻思想与启蒙精神。

在饱蘸深情、荡气回肠的笔墨间,我们也不难发现始终云绕着秋雨先生的淡淡忧伤和飘忽的无奈。中国文脉源远流长,有过诸多的辉煌,也有过百年的苍凉。中国现代文学成果寥落,偌大中国没有出现过一个近似于王阳明的哲学家,也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说家。研究队伍的夸张、伪饰、把玩的风尚大幅贬损了文学的形象。面对当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领域,秋雨先生主张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清理地基搬开芜杂,寻获大柱石基,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步,期待中华文化的复兴。

现代是如此的荒瘠,我们不要在那里流浪太久。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中国文脉在今天的断裂,是中国文学的悲哀,是中华民族魂的失落。

中国文脉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种宣言,是一种思想。她对于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防止当今工业社会人性的异化和疏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读《中国文脉》一书至少可以让我们短时间沉静下来,细细体味文中优美的词句,慢慢感悟文学的品味;忘记尘嚣,忘记利益,忘记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耐心地回顾过去,静静地审视周围,回归自然回归本我。

明天,我们还能这样吗?

意志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是要创造或是破坏某种东西的自由的憧憬,是能从中创造奇迹的创造力!

  中国文脉作品读书笔记5

借着暑假这个空闲的假期,我花了7个小时把余秋雨的《中国文脉》读完了。总体感觉给自己的中国文学史复习了一下。复习过程比较轻松。有笑着感叹的地方,也有不甚满意的地方。

新意并不多,把冷饭热炒一遍,模模糊糊都是晓风明月的感觉。好在时间线索比较清楚,分类也比较明确。

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他因为对曹操的偏爱,冷落了孔明,冷落了三国。对罗贯中缺乏足够的敬意。

其次是他对越是遥远的东西评价越高,越是接近现代的文人和作品,越缺少充分的评价。好像是文脉消失了一样。这个见解缺乏说服力。

第三是对百姓在文学史上地位评价的前后矛盾。前面说稷下学宫里不需要草民。后面又说只有百姓还记得屈原,好像给了屈原无上文学地位的是百姓。

最后是对红楼梦的解读评价,虽然很高,说这是人性生存与美好的幻灭,但是分析软弱无力,缺乏独到见解,又不敢在众多理论中阐明旗帜,不够给力。

为了可以追求语言的生动,很多地方做了一些想象,确实有效果,我往往就是被此逗笑。但是越到后面,越觉得写法出现模式化,就在笑不出来了。

《中国文脉》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在这我也推荐大家有机会一定要看下。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