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长篇小说《长安乱》的读后感

长篇小说《长安乱》的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9W 次

第一次看韩寒《长安乱》的时候是高中,说来还是一个偶然,但是当随手翻了几页后便被吸引住了,一口气将其读完,心中却满是不知名的感觉,以前写的--长安乱的读后感·最近在电脑里找出来~~。后来,还陆续读了韩寒写的《三重门》《通稿2003》《光荣日》等,许多人都说《三重门》要比《长安乱》写的好的多,不过我却不是这样认为,或许是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吧,但我想更大的原因是在读完后,心中那仿若惆怅,些许对人生得明悟却又带来更多的懵懂,以及结局那部分平朴的笔墨下的点点悲伤。长安,长安,长久治安,然而熟的故事却正是在这“长久治安”的地方“乱”了起来,说实话,当第一次将书翻完时,脑中还不能玩全讲述的中心道出个所以然,整个故事得主线无非就是男主角释然和带着女主角喜乐,背着把宝剑闯江湖,几经波折后,两人退隐山林,最后以喜乐的死作为故事得结局。《长安乱》就以文章的写作形式,可以说是形式上的武侠小说,但又某程度上算不上是武侠小说,一来它没有腥风血雨得打斗场面,更没有金庸武侠小说之类中所说为国为民的主旨,有些时候在一个没有伏笔和铺陈,甚至连些许暗示都没有的情况下,剧情跌入另一个不知名的情节中,带来的是读者得一阵错愕和迷糊,或许它读起来并不引人入胜达到废寝忘食得地步,但是韩寒写作上语言幽默和无厘头的功底,会让人在阅读中掀起一阵快感,而这也正是韩寒作品的特有风格。

长篇小说《长安乱》的读后感

依个人认为,《长安乱》是一本可读性较强的书,你可以在闲暇时将它当作是一本纯粹无厘头搞怪的故事书看,而当中得文段和各种情节确实让人捧腹不已,比如书中引子开头得一段,“时,空,皆无法改变,而时空却可以改变。”主角就知识看出是一个逗号得区别,而当他问师傅这当中的区别在哪时,得到的答案却是——“看,其实是两个逗号。”

而这便让人嘴角上翘;以为藏有武林秘籍,可到最后才知道那是少林寺累积三百年的大粪池;少林武当两派高手对决在妓院楼顶,最后以武当高手的饿死在楼顶结束……一个个傻傻搞怪的情节,一件件无厘头的蠢事安插在全文各个角落,实在让人捧嬉笑不已。当然,若以上述角度看待《长安乱》,那么它也只不过是一本用于消闲的读物,其实,在你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会发现,字里行间其实还充满了各种发人深省的话语,如“任何一种自由都是另一种安排的开始,“毒别人的终毒自己,镖没有出手前,自己离危险是最近的。”

……诸如此类的话语夹杂文中,看似随意的话,让你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会突感心中一明悟,回味起来感觉确实如此。其实我更愿意将《长安乱》当成是一本青春小说来看,主角释然和喜乐两人的身影在文中无处不在,而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甜言蜜语或可歌可泣的情节,一切都是那么的平淡自然,说据实在的他们的对话有时还真的没什么营养,既无聊又对剧情没帮助,简直是闲聊,不过我却觉得正因为如此才显得真实,现实生活中谁会每句话都说得像名言警句那般让人深思?大多数还不是一些空口白话么?

简简单单的对话,不做作,不夸张,却是最让人动心。书中两人的感情似乎已超出正常的男女的爱情,正如主角师傅所说:“寄托未必不好,它大多数时候比男女的感情还要重。”而主角也说到:“两个人拥抱着就能取暖,依偎着就能生存,两个人相互不离不弃已是人世间最高的情感。”故事中主角释然很糊涂,自始自终都搞不懂自己是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干什么,就连一路上被人追杀也还是迷迷糊糊,直至到最后,喜乐难产死后,留下主角依然茫然。或许这也表明了韩寒的一种处世观念,人有时候不必活得清清楚楚,糊涂未必不好。

而书中的语言一直都很平淡,平淡到让人心酸,主角释然对喜乐的爱是那样的沉重,不敢回到和喜乐一同生活过的地方,也在没有到喜乐墓前,可以说是一种逃避亦或是一种迷茫,因为失去寄托,心中失去方向。即便在最后遇见一个叫“米豆”的女孩,在主角眼里,她和喜乐一样,都象征着一种愿望,故事也就以一个落寞的背影结束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