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道德经读书笔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读书笔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7W 次

太上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德经读书笔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此章讲义之金句………

著于无为,又成顽空之学

须于无为植其本,有为端其用

放之则弥纶六合,卷之则潜伏寸衷

承平日久,古道难敦,此亦情所必至、理有固然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讲义》笔记

1、治世之道 无为为本

道虽自然无为,但是著于无为,便成了顽空之学,须于无为树立其本,有为来端正做法,这样便是“无为而有为,有为仍无为”,这样体立而用行,道全而德备矣。所谓常寂常惺,放之则弥纶六合,卷之则潜伏寸衷,即使于此冲漠无朕之时,此坐照仍有不遗之概。虽说是无为,而有为寓其中,虽说有为,而无为赅其内,斯大道在我,大本常存。

任他是尊贵王侯,如没有这个道做为根本,则万物皆隔阂不通,而难以彼此感化。而若能保能持守此道,则天下人物,性情相感,声气相通,自然默化潜移,而太平有象矣。虽然,承平日久,仍会有古道难敦的情况,但这也是情所必至,理有固然,不足为怪。待发展到创造频仍,繁华肇起,人心愈加险恶,祸乱越来越多之时,这也是天地之气数,人所不能逃避的。

只有圣人,具有持久保持安泰持盈而不危的方法、久安长治的策略。在文明物质初开的时代,能以无为而作,无思而虑,以浑然无名之太朴,修正自己、管理人民,开导于前、指引于后,纯出乎天然真心,不杂以私识利害之虑,所以能内镇宫廷,外镇天下。屯卦之初爻曰“盘桓,利居贞”,为草昧未开者之一镇也。石内蕴玉而山辉,水怀宝珠而川媚,世间平凡如石如水之朴能镇宝犹且如此,何况是无名之朴, 能合民物为一而镇之乎?倘若不归于浑穆,断难使发散的再会聚、而归于太极,令人能安然地登上衽席安住啊。只有不识不知,顺大道的法则,浑忘道德,不识天人,这方算得之。故曰: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自正。这样的恬淡无欲,郅治无为,君主不知那样做会感化,臣民没有意识到便自然与之响应,上与下两相安于无为之道,有不知其然而然者。舜之无为而治,所以独隆千古 。为民上的君主啊,能不以无为为根本吗?

2、修身之道,亦不外此

王侯比作人身,此人身是至尊至贵的。俗话说:一劫人身万劫难,既得人身遇已奇。此时又能得闻正法, 岂不是更美的事吗?于此不修,则一身精神必至耗散,身命能以延续,转眼间,气息泯灭,还不知会为鬼为蜮、或兽或禽,轮回六道,辗转不停,何时才得出头?今逢法筵大展,大道宏开,可以不急急修持,反而令岁月蹉跎而去吗?

万物比作人身中的五官百体,血气精神。能守此无为常道,则诸虑自然停息,百骸俱得到梳理,肌肤润泽,毛发晶莹,何止是金相玉质。

“侯王若能守,万物自化”比作“一心内照,则变化通灵”。然而,初时火侯未纯、气质尚在,当修行过程中,出现精神大整、智慧频生之时,或好谈过去未来以逞其才,或喜语建功立业以夸夸于世,这种种作为,都是由于道德未纯的原故。读书笔记[]只有将此玉液丹成,重安炉鼎,再辟乾坤,仍以无名太朴,倾于八卦炉中,内用天然神火,外加增减凡炉,久久火化,连无名之朴也浑忘焉。如此之无知无欲,恬然淡然,则凡身变化,自然返还于先天一气,而仙道成矣。所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者。

太上治世修身之道,其一以贯之!

羽谦读后感

古道难敦,理有固然。 人类从远古聚居而至今,人心与科技的发展,似乎也有着一条发生发展的轨迹可循,人心愈加机巧,物欲愈加花俏,由尚自然,而尚仁、尚义、尚礼,而今而至尚智的时代。讲义说,古道难敦,也是自然的规律,真是个让人不想接受也要接受的观点,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佛佗称这里为五浊恶世,称此时代为末法时代。以这样的人心,能发展到什么样的物质生活,不敢想象,但可见的是,物质体验越丰富,人的真心越被感官感受所蒙蔽。最怕是关键节点的人心脆弱,引发不可收拾的人为灾难 ,毁灭之灾,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毕竟个人的影响力有限,若不能成为影响时代的领导者,如果能管理好自己的一身一心,也算是能活得明白、死得明白了。假使能深入践行道法,有其它出路的可能性也未可知。

“惟有圣人,具保泰持盈之法……”。外在的富足与刺激,令人心不古,持盈不已,终招致混乱,圣人却有方法能保泰持盈,是什么方法呢?全书都在讲这个啊。相关文章推荐:道德经读书笔记、道德经读后感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