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3W 次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激流三部曲》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1

一百多万字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看完了,很有写些文字的冲动。近来却诸事缠身,一直未曾动笔。

昨晚与一朋友通电话,她把自己比作《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一个人物。巴金的这三本小说源于他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也曾多次遇到亲人对号入座的烦恼。其实,我现在想来,这也怪不得他那些亲人们。在读《激流三部曲》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找寻我自己的影子。

我更象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呢?觉新?肯定不是。我无法分清我更象故事中的觉慧还是觉民。

我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而心潮澎湃,或兴奋,或揪心,或愤怒。我为他们向命运的奋力抗争而欢欣鼓舞,为他们的命运担忧,为他们所受的不平愤慨。也许,在那样黑暗的时代,更能激起热血青年的抗争。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在当代的大背景下,在忙忙碌碌之中,有多少人能够坚持自己内心的理想?有多少人在现实中将斗志消磨殆尽?

八九十年前的中国,妇女还没有上学的权利。一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所处的困境已比八九十年之前小的多了。如此想来,我们是否该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在深夜中,沉浸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风风雨雨之中,真的有种“心游万仞”的畅快感觉。

我不是一个豪气冲天的人,或许我更象故事中的觉民,追求一步步扎扎实实的进步。我相信,只要有向前的加速度,不论大小,总有一天会达到成功的顶峰。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2

巴金的小说非常重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系列,尤其以不合理制度下的牺牲者和叛逆者最为出色。在读完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深深感受到觉新、梅等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的同时,又完美地塑造了觉慧、觉民淑英姐妹等一系列青年叛逆者形象,却又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巴金在写《家》时不断指出“要控诉”,他说他要为一个垂死的制度写一首挽歌,甚至后来的《春》、《秋》也不断揭露封建旧家庭、旧礼教的血腥罪恶。但是从作品看,巴金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控诉层面上。因为时代毕竟不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猛烈冲击,打开了高宫管紧闭的大门。高家年轻一代不甘专制统治者的重压,蔑视封建家长在大家庭中淫威,勇敢地喊出了“应当给自己把幸福拿过来”的响亮呼声,纷纷投入了反封建专制的斗争。作品便塑造了这样一组封建家庭的叛逆者形象。这组人物都是在“五四”新思潮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勇敢地向封建专制制度挑战,代表的是民主主义思想对整个封建制度的对抗。他们身上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叛逆性,具有反抗意识。

觉慧作为高家走出的第一个觉醒者,他的反叛仿佛是一把燃烧的火炬,在黑沉沉的家里发射出耀眼的光亮,成为封建家庭内部瓦解过程中一股最直接的冲击力量。最后,他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与旧家庭决裂,离家出走,踏上了革命的道路,与社会上的民主革命斗争合流。他的行动反映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激荡和旧家庭内部新力量的成长,并为当时的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

作者巴金出生于一个官僚封建地主家庭。五四的爆发,使巴金接触了更多的新思想,他开始憎恨那个封建大家庭对青春和生命的摧残,开始把封建家庭的存在与罪恶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其性格的反叛倾向,为觉慧、琴等叛逆者形象的塑造提供了生活原型。叛逆者形象作为一种人物类型,作为巴金人格结构的投影,表现出了巴金性格的复杂性,使巴金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融合,有着现实的生活基础,个个栩栩如生,我认为《激流三部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3

翻开旧社会的古籍,历史的烟云又舒展在我的眼前,悲泣的芳魂已逝,悲瘁的芳华宛在,一曲曲悲歌在岁月的烈火中涅槃。

这,是一条路,一条浸淫着无数女性血和泪的路,一条满是冤屈的路。

《激流三部曲》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旧社会的摧残下消逝,她们有些就像一朵花苞,还未盛开在最美的芳华中就已凋零。淑贞,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女孩,在父母的打骂和制度的束缚下选择用一口深不见底的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那小小的身体里究竟藏着多少哀愁,在跳井的那一刹,那到底有几分愤怒,几分幻灭在她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心,在瞬间轰然坍塌。古代的女子们让三寸金莲剥夺了自由的权利,让愚昧的思想成了限制思想的枷锁,更是被制度摧残了原本能生活在沃土雨露中的芳华。

一个个女子重蹈覆辙,一缕缕芳魂随风而逝。

愿天堂,是你们的一方净土。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青年们睁开了自己蒙蔽的双眼,尽一己之力推动历史的车轮,迎接早春的来临。书中梅的时代即将泯灭,取而代之的是琴的时代,是许倩如的时代。

惊鸿照影的窈窕身姿只是她的附属,而渊博的才学在她的身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那一颗早已埋下的种子,在她心灵的沃土上逐渐萌芽:不顾周围人的冷嘲热讽,选择和男学生们一起读书;加入周报社,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畅所欲言;与周围的人齐心协力,共同把即将面临泯灭的淑英于水深火热之中及时拉出,将她送入了光明的春天。在琴的身上,映入眼帘的是她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她的未来必然一片光明!

悲泣的芳魂在孤寂的乱葬岗哭诉着自己命运的不公;燃烧的芳华长久地炙烤着华夏儿女的心扉。如今,世界已走向平等,但制度的余烬还未彻底的毁灭,梅和蕙的经历给世人敲响了警钟,在新的时代,就让我们用智慧的泉源去浇灌梦想的种子,用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光芒,照亮世界上黑暗的角落吧!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4

今天下午看完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这是一部能让我的情绪跟着起伏的作品,很喜欢这部书。

这部书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弊害,撕开了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是呼吁民主、自由、人性解放的一面伟大旗帜。

万恶的封建制度吞噬了鸣凤、李瑞珏、钱梅芬、蕙表姐、淑贞这些年轻女性如花的生命。对于一个个善良灵魂的逝去,我感到十分痛心。封建制度把这些年轻女性逼上了绝路,她们没有社会地位,她们是男人的附属品,她们没有自由,这对于女性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处于这个时代的她们,处于封建制度的她们是不幸的.。

封建家族的家长们是如此的愚昧,相信所谓的“血光之灾”,相信西医不会治疗内科,人已经病入膏肓了还不愿意请西医就诊,我彻底愤怒了。

当我看到蕙表姐已经病得不轻了,郑家坚持不请西医,就连蕙表姐的父亲也不同意,说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话,虚伪的面具下是一个个肮脏的灵魂,这群见死不救的混蛋,蕙表姐去世后连买块地安葬,郑家人都不愿意,任由蕙孤零零地在破庙里,而郑家却是忙着续弦,多么可悲。

淑贞,这个我同情的孩子。她寂寞地生,寂寞地死,在这十五岁的年纪,她像一朵未到开花时候就被打落的花苞。这个孤寂的孩子需要爱,然而没有人可以给她适当的爱,她只能一个人走向毁灭的道路。

什么封建礼教,这都是吃人的玩意。上代人的腐败,却要下一代人去承受。没有勇气去推翻旧制度,不愿承认旧制度的错误,最终只能走向灭亡。这些封建家长们,这些封建卫道士们,他们是被自己害死的,没有人可以拯救他们,他们的思想已经被深深荼毒了。

《激流三部曲》有结局吗?不,他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那些丰满的生命形象还在继续他们的人生道路。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5

杜甫曾经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文明程度的反映,更是人们宝贵的财富。阅读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成绩,还能陶冶情操、开拓眼界。读书不但要多读,还要挑好的读。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三本令人感动的书,它们是巴金爷爷的著作《家》《春》《秋》,也就是激流三部曲。

这三本书讲述的是民国时期,一个封建官宦大家庭里的年轻人渴望自由,但是有很多人太软弱而被那些思想古板的长辈扼杀,最终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逃出了封建魔掌的故事。《家》主要描写了封建家庭的丑恶与不堪和觉慧出走时的坚定,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春》则陈述了淑英从懦弱到决定反抗的过程,使我们对懦弱无能而又刚愎自用的人更加憎恶,通过激昂的语调告诉了我们:只要敢于挑战、敢于创新,春天就一定会到来;《秋》是激流三部曲的结尾,整本书的主旨是:生命是无休止的,也没有一个秋天是永远的,有上进心才能让自己生活在健康、自由的世界里,才能创造出更美丽的风景

整个《激流三部曲》的系列饱含了作者巴金对封建社会的厌恶与渴望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的感情,有人说它是巴金的自传,但是我觉得不是,这只是他讽刺封建礼教和作揖主义的一个工具,只是他对大家的劝告。在这三本书中,我看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无情,看到了女子的地位卑微,看到了那些被旧礼教夺去热情、希望甚至生命的人,还看到了那时封建制度的奄奄一息讲述这些故事时,作者用时而平静客观,时而振奋人心,时而怒气冲天,时而欢快愉悦的文字来告诉我们:在自己不赞成的观点或事物面前,我们不能怯懦,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创造出新的火花,人类的文明才能进步。这就是我推荐《家》《春》《秋》的原因,希望大家能喜欢它们,理解它们。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6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爷爷的代表作,它分为《家》、《春》、《秋》三部。

这三部书讲述了民国时期高家三兄弟——高觉新、高觉民、高觉慧的故事。高家原本是个和睦的大家庭,但是最终却分开了。其中的一些事情使我感到气氛。

祖父刚刚过世,瑞珏又即将要生产了,陈姨太、四嫂等人说:“老太爷刚过世,会有血光之灾的。产妇必须搬到城门外去住,还要再过一条河才可以。”瑞珏便照做了,但是觉新却无法经常去看她。就在瑞珏刚生完孩子时,便因为难产去世了。当我看完这一段时,不禁想:民国时期的人们怎么这么迷信?那些读过书的人到底还有没有一丝良知!同时,我也可怜起了瑞珏,没有了家人的陪伴,你却依旧如此坚强,都是那些迷信的人才害了你失去性命啊!

看完这本书,我对高家那些无知的人感到羞耻。你们知道什么叫“孝”吗?你们败坏了祖父的毕生的心血,将它化成了灰烬。你们也不知道什么叫“德”,你们身为富家子弟,却如此不知颜面。你们将祖父的颜面丢尽了。你们更不知道什么叫“关心”,对待下人从来没有关爱的心,只因为你们的身份比他们高了一等,就慢待他们,其实人与人是平等的。

我不禁反思:为什么那时候祖国会遭受各国入侵?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国不够强大。为什么祖国不够强大?因为那些道德败坏的人太多,几乎没有清廉之人,而且他们只知道索取,不懂得担当。让我们都来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让悲剧不再发生!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7

暑期中,我一口气读完了巴金爷爷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我感受到了其中描写的美,其中描写的丑。

《激流三部曲》分别为《家》、《春》、《秋》,虽然题名非常温馨,但是它却是讽刺当时封建社会的一把利刃,在字里行间,你将会读出一份哀叹,一份义愤,一份希望。

在书中,作者主要描写了高家的上一代人封建、阴险、口是心非、斤斤计较的丑恶嘴脸,与年轻一辈阳光、热爱祖国、批评抨击旧制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最欣赏的人物是高觉民,他正直,善良,不像他哥哥那样一味的“作揖主义”,也不像他弟弟那样冲动,而是平时做得规规矩矩,不给人留下话柄,但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会义正词严的站出来,痛斥他所不能容忍的行为,哪怕是强横的陈姨太也会灰溜溜的逃跑﹔他痛恨旧社会,与好友一起办出《利群日报》,呼吁广大的学生支持新革命,打击旧社会……真是好样的。

遨游在美词佳句中,我也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残忍,什么父母之命,什么媒灼之言,根本不考虑当事人真正的想法;什么当代大儒,根本不看看他们所做的可耻行径;什么长辈就是对的,看看许多所谓的长辈给他们的孩子树立的榜样。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旧的体制、旧的传统(部分),所以,十月革命覆灭了沙皇,辛亥革命击倒了5000年的帝制。

我非常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崭新的社会中,不受压迫、不受束缚,虽然如今的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完美,但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更加健全,更加完善,使我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