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心得体会大全短文1500字3篇

读书心得体会大全短文1500字3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9W 次

读书,它使我有了开启成功与智慧之门的黄金钥匙。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读书真好!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读书心得体会短文1500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读书心得体会大全短文1500字3篇
读书心得体会短文1500字范文1:正能量读书心得

8月,为贯彻总公司打造“书香中建”的精神,响应集团开展“党员读书月”活动的号召,公司向党员同志赠送了《正能量》、《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书籍。作为一名党员,我有幸参与其中,认真的读完了《正能量》这本书,掩卷沉思,若有所悟。

作为一名大众心理学传播教授,理查德?怀斯曼的这部作品,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通过描述心理学界大量的实验,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全面介绍詹姆斯革命性理论”。所谓“詹姆斯革命性理论”,即19世纪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表现”原理,它颠覆了传统的“情绪决定行为”的因果关系,倒因为果,认为特定的行为决定了相应的情绪。詹姆斯曾这样通俗的表述他的思想:“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表现得你像是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人们通过有意识的操纵自己的行为,获得某种积极的“正能量”的积聚,从而获得正面的情绪。这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得如此简单:如果你想变得快乐,那先微笑吧;如果你想变得自信,那先昂首阔步吧。

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审视这种观点,问题也许没那么简单。现代心理学自19世纪末才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它的研究方法带有浓厚的哲学痕迹——在思辨与实证的十字路口左顾右盼。怀斯曼反对在虚无缥缈的意识领域里探讨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外显的、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上,使抽象的心理学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他用不计其数的实验来支持詹姆斯的理论,但是,实证研究的方法严格来说只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价值——这也是所有社会科学的困惑所在。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的前提条件是无限的,而且永远无法重复。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实验的样本都是变化的。多变的实验前提又怎能得出固定的实验结论呢?其次,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这种定位决定了它的任何结论的不稳定性。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综合体,每个个体由于先天的基因、成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特殊的经历,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认知结构,任何实验都无法涵盖所有的因变量,因而基于实验结果而得出的结论就只在特定的范围内才具有解释的价值。情绪与行为,更准确地说,应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它不是直线型的因果决定关系,而是环型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机械的讨论谁决定谁,不可避免的要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死胡同里。

科学的价值在于解释与预测,而理论的价值在于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视角。对詹氏理论的怀疑,只是批判性态度在世界观层面上的一种演绎,这丝毫不贬低它的价值,因为在方法论上,它至少提供了情绪与行为之间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教给人们一种新的排除负面情绪、传递正向能量的方法,至于这种方法在多大范围内真正有效,则不是个体需要关注的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当你真的试图摆脱糟糕的情绪时,不妨试一试,给自己一个微笑,也许,它真的能带来强大无比的正能量。

读书心得体会短文1500字范文2:《简爱》读书心得

读《简爱》最深的感受是,这是一部充满人性化的作品,写的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女性在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和心境,它在传达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上体现了对困厄和孤独的抗挣,表现出那时英国女性对现实生活的迷茫,孤独和恐惧,蕴涵着穿行于冰冷物质空间人们对真情与温情的渴望,显示出别样的精神价值.19世纪的英国同样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故事情节的开始就展现出简凄惨,可怜的身世,没有父母,唯一疼爱自己的舅舅也离她而去.天生叛逆的她在本是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充满了反抗,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她幼小的心在渴望温暖和真情,寻找本属于自己的一点一滴.

迷惑在进行,反抗在进行,寻找也在进行,在里德夫人和约翰的欺凌下,简终于走进了教会学堂.但伤痛是存在的,有许多本质的东西,有许多隐藏在生活潜流下的痛感仍需要面对.生活的困境,好友的离去,还有来自勃洛克赫斯特先生当众的痛斥都让她在迷惑的生活中感觉空气的污浊和心的疼痛. 生活总算是有了进展,上帝也发了些许的慈悲,在教会学堂两年的教师生活对于简或许是平静的死水一般.然而在不是欢快,沉静的生活中,却渗透着她强烈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她需要的是在现实生活的困惑中去游离和奔波,获得自由,欢快和爱情. 她唯一忘记的是那令她害怕的盖次海德府,她对它如此的恐惧.

恐惧使她远离了"幸福",但也正是因为有了恐惧,她才会有所爱,有所无畏,尤其是对女性而言,恐惧的感情往往与温情,与人性的善良直接的相联.在追求自己的生活中,简渴望温情和善良,在死水般阴暗的生活中,简终于迈出了自己的脚步来到了罗切斯特先生的府邸.在那里她深切的感受到了女仆的和蔼,孩子的天真,还有罗切斯特先生炽烈的爱意.在那里她的灵魂终于驻足,然而这又是那样的短暂,在一个对爱坚信会使不信仰神的民族信奉上帝的爱人面前,她们美丽的爱情却在顷刻间化成了泡影,残酷的现实和社会的压力让这个灰姑娘找不到方向,在心的破碎和情的毁灭中,她又开始了自己迷茫的生活,在无际的世界中寻找他方.

钱是没有的,爱是没有的,而生活却是现实的,沿街的乞讨让简仍在寻找善良和真情.在风雨中,与圣约翰的相逢则是她新生活的又一个开始.在和玛利,黛安娜共同生活的那段时间内,她深切的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当她知道她们又是一个血统时,她的心兴奋的几乎要跳出来,在圣约翰那不知是否能称得上爱的面前,简每天都希望能满足他的期望,但是这样,她感觉自己抛掉了天性,失去了自我.在继承叔叔的遗产去平分时,她是那样的果断和坚定,而在此刻,圣约翰的企求下 ,她开始了徘徊,因为她自己知道她对罗切斯特先生的思念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生活追求的信念在简看来不是阳光所能驱散的雾气;也不是画在沙滩上的人像能被暴风雨所冲掉;它是一个刻在大理石碑上的名字,注定要和石碑同生共死.圣约翰先生的期望在继续,叛逆的简在亲情,恩情和爱情中犹豫和思考.她深切的知道他爱她就像士兵爱一件好武器,仅此而已.简的灵魂在心里回答,去做一件正确的事,完成上帝的旨意,以冲出怀疑的云雾,找到确定的广阔天空.

终于,简又开始了最后的找寻,面对着灰飞湮灭的昔日庄园,周围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孤寂,荒凉,和凄切.而此刻充溢于简灵魂的是无尽的害怕和思念.古老的建筑深深地隐藏在一座树林里,芬丁庄园沐浴在凉气透骨的绵绵细雨中,而失明的罗切斯特先生却在户外焦急的等待.平静的生活和无尽的思念或许是他灵魂飞扬的源泉,就在这简单的生活中,简和他紧紧的相拥,似温馨迷人的梦,美好而又实在.在烦躁的生活中,时间让简彻底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在树林的古建筑里和爱人平淡的度过每一天的生活.

光阴是短暂的,又是美好的,已逝的岁月里简和心爱的人共同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她们也彻底的成为了彼此的骨中骨,肉中肉.故事结束了,而真实的,毫不含糊的现实生活却在你我的心中演绎.征程的坎坷,旅途的疲惫,生活的曲折,拼搏的寂寞萦绕在心头,而怀抱里的各种志愿却在风雨中愈发的不可动摇.面对阳光,面对风雨,你是否如此地坦然;面对理想,面对希望,你是否执着地追求! 在简平凡而又曲折的生活中,她时刻放飞着美丽的梦想,为幸福而追求,为平凡而找寻.她别样的精神价值在新的时代里赋予了青年们幸福与快乐的真谛.——在深深树林中的一座古老建筑里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感受着上帝的恩赐和彼此的温暖,或许这就是生活的幸福.

读书心得体会短文1500字范文3:《看见》读书心得

当今年上半年柴静的《看见》在微博里被广泛热议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揭黑爆内幕的书,当看完这本书,发现这只是身在央视的记者柴静对某些采访主题的还原事实的回顾和内心想法的呈现——就是这些回顾和呈现还引来那么多的争议,或许只能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太稀缺。

当李承鹏把央视解构得体无完肤,当中国人对柴静说“凡央视赞成的,我必反对”,当外国人对柴静说“中国没有真正的记者”,我首先对柴静深表同情和敬佩。在体制范围内,在种种约束中,在每走一步都像深入雷区的情况下,柴静还能和她的团队做出些真情表达、真心探究的节目,实属不易。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早已不看电视者如我,没什么机会在电视上一睹柴静的风采,而基本被宫廷戏、偶像剧、相亲秀吸引的广大电视受众,又有几个愿意一睹柴静的风采?

柴静“看见”的是人,是在一个个事件背后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人,无论他们是非典中夫妻双双离世的高级干部还是小城中一个个服毒自杀的小学生,无论他们是征地事件中大言不惭的企业家还是女监中杀夫入狱的温顺妻子,无论他们是说出“我只是讨厌屈服”的公益律师郝劲松还是备受谩骂的虐猫事件女主角,他们是人,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人生路程,他们或有别无选择的痛苦,或有水到渠成的过失,或有身不由己的江湖感言,他们是多面的、矛盾的、扭曲的大众中的一员。

在《看见》中,有很多被公正呈现了的早已被贴上标签的“反面人物”,这可能也是这本书最引发争议的地方。对大众来说,很容易因事件本身就对别人枉下判断,然而对记者的采访来说,最重要的却是从事件的前因后果来还原对立双方个人的心理和行事轨迹——这却很容易被大众误读为“怎么可以为坏人说话”,最典型者如药家鑫。当关于药家鑫的调查播出之后,很多人质问柴静,你怎么可以播放一个杀人恶魔弹钢琴的场景?你怎么可以为他们的父母说话?——早已被事件点燃怒火的观众却不知道,药家鑫接受公开采访的那句再次点燃众怒的话“农村人难缠”,后面还有一句颇令人同情的“我怕她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被剪掉了。柴静对药家鑫事件的穷追不舍,自己也不甚清楚目的,这在她与以前的采访对象——一个被心理医生和她的采访“拯救”了的曾患抑郁症的叛逆少年——的讨论中找到了答案,她只是想公正呈现药家鑫当时作出捅刀行为的想法,并且告诉大众其实完全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家庭教育里不应只有严厉,被父母架上的责任和重担越多,孩子越可能往适得其反的方向发展。

柴静“看见”的人当中,还有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是卢安克,这个来自德国的志愿者在一个小村里过着清道夫似的生活,陪伴着村小的孩子们,守护着他们的纯真。他在那里算是支教,却没有工资可拿,因为他不愿意做为提高分数而教学的老师。他的收入来源仅仅是翻译书籍的些许稿费,他也基本没有温饱以外的物质需求(在这里我有所疑问的是,常写博客的他肯定有互联网需求,但是他所在的村小能满足他吗?)。他跟他的学生打成一片,他爱着他们,依着他们,任由他们发展自己的天性,学生跟他一起比跟父母一起亲密和自在很多。他没有作出任何的成绩,也没有教出一个“拿得出手”的学生,但是他的故事,他的经历,他的任由天性发展的“无能”状态,却时刻在颠覆你的常识和价值观。正如柴静所说,“卢安克并不是要打翻什么,他只是掀开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相反的另一面”。不知为什么,看完卢安克的故事,特别想联系一下他,告诉他有这么一个为他感动的观众在支持他,但是却发现他早已因种种原因离开他愿意扎根下去的广西小山村,以及中国这个讲求名利和实效的国家。

最后,当看到柴静这样央视鼎鼎有名的记者也感叹买不起北京市区的房子时,作为读者的你会不会有那么一丝怜悯甚至幸灾乐祸?另一方面,假设她只是想通过捷径买套房子以便接父母过来养老,你又如何正言辞地谴责她在山西煤矿事故的责任人面前,对一叠叠的美金现钞没忍住诱惑?——假设而已,她抵住了诱惑,所以成为了饱受热议和备受追捧的柴静。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