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分享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分享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6W 次

《祥哥的胡琴》是叶圣陶童话集中的一篇,大家阅读过这篇童话故事吗?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感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祥哥的胡琴读后感分享,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分享

  读《祥哥的胡琴》有感【1】

叶圣陶童话集《稻草人》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祥哥的胡琴》。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比我们年龄小很多的小男孩祥哥,天真、善良、非常聪慧。他的父亲早年去世,他和自己的母亲住在一间又破又旧的房子里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辛。他的父亲在去世时给他留下的唯一东西就是一把父亲曾经经常拉给家里人及左邻右舍带来欢乐歌声的胡琴,临终时嘱咐妈妈把这把胡琴留给儿子。虽然年幼的祥哥不懂爸爸的心意,妈妈却伤心得哭不出声音来。

爸爸去世了。四岁时妈妈就把这把胡琴教给了儿子,并告诉他:“你现在可以拉了,我希望听到你拉出好听的调子来,跟你爸爸拉得一样。”可是他拉弦的声音却像木匠师傅锯木头发出的声音———难听极了。周围的人都在讥笑他、唾骂他,可他的妈妈却微笑地称赞他说:“我的儿子真聪明!”他走进了大自然,遇到了清澈的泉水、柔和的风和美丽的小鸟,它们教他如何拉出美妙的调子。就这样,胡琴的声音和着泉水的曲调、风的旋律及小鸟的节奏,他把三种曲调融为一体,拉出来的调子越来越美妙,妈妈和他都非常快活。

城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音乐厅,建筑华丽壮观,是大音乐家演奏的地方。一次,音乐厅也邀请小祥哥去拉胡琴。穿着破旧、仍旧提着那把旧胡琴的祥哥走上了台,台下却传出了不协调的声音,“这把胡琴怎么这么难看,像乞丐的?” “怎么是个乡下人?”瞬间,琴弦发出的声音在音乐厅中流动起来。然而,不一会儿,观众的.议论声越来越响,最后盖过了琴声,人们纷纷离开,留下的只有唾骂和讥笑及冷冷的厅堂、孤立的祥哥……他很生气,一口气跑回了家。当妈妈了解了情况后,笑着告诉他:“那你就在家里给我拉吧,我爱听。”从此,祥哥的琴声又带着大自然的一切从那又破又小的屋子里传出来,给周围的乡亲们解闷、安慰,然而这美妙的胡琴声却是大厅里的人们不愿意听到的!

从这个故事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大自然的声音才是劳动人民最爱听的美妙音乐,祥哥应该坚持练习,不断努力,为妈妈和乡亲们演奏更美妙的音乐。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2】

祥哥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他努力刻苦,不耻下问,一心追求音乐。为此,他获得了大自然的教导。泉水叮咚,风儿悠悠,小鸟则是清脆响亮,叽叽喳喳。他们的歌声,是大自然之音,是音乐的真谛。祥哥得到了他们的教导,也领悟了音乐的极致,体会到了到自然的声音。

祥哥的音乐就是这样传入了城中,那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啊!清脆响亮,又婉转着,悠悠的歌曲牵引着所有人,但他们却是这样的评价的:“肮脏的音乐!”“冒充大师,这个骗子!”大家的咒骂与气氛让祥哥不知所措,他有些彷徨。

但,错不在他,那些所谓的绅士、贵人们所想要听的并不是美妙的音乐,是那些人们所赞叹所崇拜的音乐家的著作,是那些所谓真正懂音乐,有品味的人才能欣赏的。他们并不是在临听这美妙的音乐,他们只是一味在证明自己是有品味的,自己是会欣赏的,自己是有涵养的绅士。而往往,这样的人是永远无法真正领会音乐的,永远无法体会音乐真谛的。

祥哥回到了家乡,那个孤僻的小村子,同时,他也找到了会欣赏,不是领会,品味音乐的人——憨厚的农民,他们总能领会祥哥胡琴的涵义,他们才是真正懂音乐,懂大自然之声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音乐,是用来临听的,是用来品味的,音乐,是大自然之声。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