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培根论人生》有感4篇

读《培根论人生》有感4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2W 次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培根论人生》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培根论人生》有感4篇
读《培根论人生》有感1

暑假得空,重整书橱,一本封面已泛黄红绿相间的于1983年出版定价仅为0.27元小册子吸引了我的视线。我怀揣小读本,清晰记得那是经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推荐才去新华书店买的,但当时年少阅历浅,没有读出其中的奥妙。几经搬家,终未丢弃。而今年届不惑,老书新翻,别有滋味。

在这些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中,培根讨论的题材相当广泛,涉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以精妙的格言警句,提炼概括了丰富深刻的生活哲理。黑格尔曾指出:“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象力,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的著作充满最美妙,最聪明的议论”,“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家引为格言”(《哲学史讲演录、论培根哲学》)。而今读后,颇有同感。

譬如“论健康”一文中,这位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早已阐明人怎样才能长寿的奥秘。人对生理卫生的知识,也是最好的一种保健药品,对于一种欲望,如果人能断定“它对健康是不利的,因此我应当戒除它”,肯定比断定“它对我好像并无害处,可以放纵它”要安全得多。要知道人在身强力壮的青少年时代所养成的不良嗜欲,将来到了晚年是要一并结算总账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好比定期储蓄,不良的生活习惯更像是透支生命。例如,年轻时的吸烟和酗酒的嗜好,到头来总会有反应一样。

因此,人要经常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这又是延年益寿的秘诀之一,人尤其应当克服嫉妒,暴躁以至埋在心里的怒火,积郁不解的思考,无节制的狂欢,内心的隐痛等等。人应当经常保持一种怀有希望、愉快、明朗、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从事一些对身心有益的学问思考——如阅读历史、格言或观察自然……

又如“论求知”一文,这位三百多年前的学者把人的求知分为三种类型,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的事物,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的本身的真伪。

因此,我个人以为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再如“论天性”一文,培根就谈到,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即使勉强施以压抑,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倘若你想改变你的某种天性,那么你开始时致力的目标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目标太大会由于受挫折而灰心;目标太小则会由于收效缓慢而泄气。在努力中不妨作些鼓励自己情绪的事情,犹如初学游泳者借助瓢筏一样。在取得成效以后,再从严从难克制自己,尤如练功的人可以缚着重物走路一样。这种苦练比实用还难,所以其效果就更好。

是啊!人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能长成毒草,所以人应当时时检查自己,以培养前者而拔除后者。

弗兰西斯培根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是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难怪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的思想对处于21世纪的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以阳光的心态处理周围的事物,如何因势利导地搞好教育研究,如何以教育科研的眼光发现工作的新问题、新方法仍有许许多多的启迪。

读《培根论人生》有感2

古人曾经说: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只要是有朋友的人总是好的,因为如果你高兴,你可以告诉你的朋友和他一起分享,你的高兴。如果你忧愁了郁闷了你也可以向一个朋友倾诉,那样的话你就减少了郁闷增加了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也有古人说过:朋友是人世的第二个“我”。假如你有一件事情很难办你可以找朋友,也许他会帮你解决,那样的话你就会知道友谊有多么的重要,有多么有益处。

有一个朋友好比有一大笔财富。他是你心中的'知音,更是你的知心挚友,那样的话你们也可以互相学习对方的好处也可以互相改掉缺点,使自己更完美那样你会感到自己是世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所以友谊对于人世就像是炼金术师,要寻找“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金。

其实即使没有一个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你也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增长见识。如果你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可以找你的朋友帮你,提意见或者帮你解决。但是,你若是不对你的朋友好的话,人家也断然不会帮你的,只有你对朋友好,人家也会对你好,要将心比心吗?

若是你们合作干一件什么事,到最后你把最大的好处都留给了自己,那么人家以后还怎么帮你,人家只能认为你不可信任,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但朋友一般告诉你的都是有益的东西,因为最好的忠告只能来自于诚实而公正的朋友。

人生是有限的,有些你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就死掉了,那样的话你有一位知心的挚友他能够承担你未做完的事。

由此可见,友谊对人生是何等重要,它的好处无穷无尽的,总而言之,当一个人面对危难的时候如果他没有任何可信托的朋友那么就没有人帮助他,那他干什么事就不一定会成功。

读《培根论人生》有感3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培根论人生》以文笔优美、语句简洁、趣味盎然、格言精妙而大受欢迎,历四百多年而未衰。本书体现了作者的现实主义与其道德理想的完美融合,古往今来,关于人生,有许多著名的论断,而培根关于人生的论述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

论人生,在我的理解中,人生,就是人们渴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过程。人类生存之死亡所经历的过程。人生富含哲理性、深邃性,也使之成为文学、影视作品的永恒主题。光阴似箭,一个人的生命再长,在时间长河中也只不过是那么一瞬间。在这人生的一瞬中,你将如何度过呢?是奢求?是奉献?还是混日子算数?

培根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是不完美的,但只要活得充实有意义,那么这一生就没有遗憾!”人们一直都很想弄个明白,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通常人们的理解是,人生不过就是从生到死的一场场闹剧。生就给人们带来了喜悦,死就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悲痛。而在这过程中,更充满了欢乐、忧愁、成功和失败。关于这一话题,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完美的答案。人生就像是一条路,不知何时才能走到尽头。人生是一本未写完的书,无论我们怎样翻着它,但是仍要等到生命尽头才知它的结局。人生更是一个谜,但答案却要等到生命的终结才能揭晓。在此之前,无论你是谁,甚至是天才也无法预见到。所以,我们更应该笑对人生,活着就要活出真自我。人生是充满希望的阳光。这是每个人都乐于接受的,因为有了新生命的诞生,世界才会有新的能量。就如人体中注入了新的血液,会显得健康,生气勃勃。从《培根论人生》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感悟,下面我就说一下我读了这本书以后,关于读书的感悟。

论读书“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培根论述了读书的目的和作用,并指出读书和获取知识是密不可分的。随后培根在《新工具》这部著作中明确指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是合于一体的,因为原因不明的地方,就不可能获得预期的结果。对于有待征服的大自然,恰恰首先必须服从它。”这两句话后来被凝缩成为现在已为人类所共知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是提出这一原理的先导。唐代的颜真卿也有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他们都在不约而同的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更应该好读书,读好书,藏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同时我们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并且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

所以我想,我以后要更加努力读书,做到“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时时接受好书的熏陶,必能为以后的人生添加光彩。

读《培根论人生》有感4

《培根论人生》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之杰作,是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结晶,论人生之经历,述处世之信条。

本书载培根论说随笔五十八篇,他旁征博引用典广泛,内容包罗万象。为人处世类令我感受最深。

为人处世类包括《论复仇》、《论逆境》、《论掩饰》、《论性善》、《论进言》、《论时机》、论《狡猾》、《论自私》、《论假聪明》、《论友谊》、《论谈吐》、《论野心》、《论礼节》、《论称赞》。

一个人走进社会里,受到社会这大熔炉的历炼,炼出的不知是好的样品,也不知是渣滓。掌握了好的方法信条,也许成功之路便会现在眼前。

培根告诉我们:明智之人只忙于眼前和将来之事,枉费心力的人才会对过眼云烟耿耿于怀,宽容仇敌实乃王者之风。顺境需要人的节制,逆境则需要人的坚忍,因为美德就好比名贵的香料,愈是燃烧、愈是碾压,其香却愈为浓烈。对微小的恩惠也不忘感谢,那其心重视的便不是钱财,而是人心。人人需要交朋友,否则,闭塞和窒息便是人体里最危险的疾病,也是人心中最可怕的敌人。友谊却能使心中的郁结和壅塞得到疏通和宣泄。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便可以倾吐你的忧伤、欢乐、恐惧、希望、疑虑,以及一切压在你心头的事,令己轻松快乐。

交谈中、行动中,都需要礼节。正如伊莎贝拉女王所言:“礼节就好像你一封永久的荐书。”这礼节最应该注意的是:要表现的自然大方,刻意的装腔作势反而是失态的。人们都需要恭维,却不可以过分,也不能太拘于礼节,这样有时会束手束脚。有智之人不会等待机会,而是去创造机会。

一个人只学如何好好的去做,是对自己而言的,如果不知道如何防范坏人,也是不够的,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人需要掩饰,他可以麻痹敌人,给自己留条退路,也能看破别人的心思,“撒一个谎便能探知一个真相”即使如此。对于狡猾的人猛然提出一个大胆的、出人意料的问题常常会使其措手不及,从而袒露心中的秘密。就如同一个隐姓埋名的人突然被人直呼其真实姓名,必然会有所反应。

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正在事情的开端就把握时机,果断出击。因为当事情到了必须要执行的时候,迅速就是最好的隐秘之术,这就好比在空中疾掠而过的子弹,非人眼所能及,“兵贵神速”亦是此理。

要想在社会中站住脚,赢得别人的信任,必须让人相信你。怎么让人相信你?第一,言而有信。要不别说,要说就要在说之前考虑好,说出了,一个唾沫一个钉,言必信,行必果。第二,有错敢当。既然做了,已经是结果了,何必再装,大丈夫顶天立地何需躲避(除非事关重大)。第三,知错必改。让人觉得你还可以,你这人还靠得住。诚信相交!

交流时要稳,语言不可过激,过激引起不良后果,因为谦虚没什么坏处。

做事不可马马虎虎,欺人欺己,若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岂不好些。起码不会养无头的苍蝇乱碰,即使失败,如草木灰仍可以做肥料,而泥土终无所用。

我认为一个人有野心没有错,但要知野心是什么。野心是一种催人奋进的体液,力量无穷,这需要用稳来平衡:目标不可过大,循序渐进,调整自己的心态加强修养,走人间正道。

最重要的是锋芒内敛。性格本没有错,桀骜不驯、狂放不羁也很好,但很容易令人生厌,心胸狭窄之人,也许会对你心生恨意。古人云:“善藏锋者成大器”。这样一来,一可以争取好的人际关系;二将峰藏心中,该出手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霆万钧,即便不能一招定乾坤,也可极大的威慑敌人。

知道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位置,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必要了然于胸。

一个人很容易冲动,冲动是魔鬼,后果难料,因此,人遇事多磨难。在哪里磨?别人误会你,细心解释,如不成,也不可动怒,怒,即伤己又伤人。倘若别人有心与你闹矛盾,争,你只能将其扩大化,正中对方下怀。忍着,不与他争锋,他闹,难道没有累的时候吗?累了,自然就没事了。退一步,岂不海阔天空?一件事,做一遍未成功,那就分析分析原因,再做第二遍,如此下去,总有成的时候。梦存心中,仗剑天下,梦想必成真!

这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时间久了,棱角、烦燥大都已磨去,而磨出的是宽容,是平静,是大度。你不必担心会变得懦弱,因为在这过程中你已知道该做什么了。你,也已变成一座活火山,平时无声无息,可以与人们友好相处,一旦把它激怒,即使在它最有杀伤力的时刻,仍可看到其四射的魅力。当然激怒它的力量必是非凡的。

真,稳,磨——这三字真言,伴我梦的实现。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