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读后感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1W 次

学校非常重视对于年轻教师的理论培养,特别是年轻的班主任。刚刚学期之初就发了一本非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书中介绍了很多的班级管理知识,并附上相对应的实例来帮助理解与感悟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读后感

中小学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时教学,在现代学校中,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班级。如何管理号一个班级,让学生在其中得到学习和成长,可以说是教师首要之务。班级管理不但是每天的工作,也是教学生涯中要持续不断完成的使命。

班级管理的意义在于对影响班级运作的人、事、时、物等各项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班级的运作达到既有的教育目的。在个人层面,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能够自我实现,在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培养、情操与态度撒很难过都能有所精进;在文化层面,通过班级的运作,使文化得以保存、传递和发扬光大;在社会层面,通过班级运作,使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得以适应社会,甚而改造社会、重建社会,使人类得到永续的发展。教育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工作,所以需要的是全社会共同的努力。这其中也包括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在本书的第三章,系统的论述了亲师关系。讲述了家长在学生的教育中所担负的重要角色。教师在班级管理时如果能得到家长的了解、支持、合作、参与、协助,则可以发挥加倍的功效。

而对于寄宿制的小学生来讲,一个星期至少有五天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同家长的日常联系只集中在不多的几个时段的电话联系,或者周末在家的两天时间里。如何与家长配合,使家长清楚学生在校的表现,使老师知晓学生在家里的反映是很中偶要的事情。特别是高一的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有很强烈的不适应感,如何快速适应,迅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事情。

书中介绍了威廉斯、欧利和亨森,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将家长氛围7中不同的类型。

一、无敌意、合作型家长:这类家长会配合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我所遇到的大多数的家长疏于这样一种。他们非常明白教师对与孩子的要求,尽量的配合学生,狠下心来,要求学生尽快适应寄宿生活,而不是总和学生一起批评学校,那样对于学生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所以,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在讨论学会僧优缺点时要把握限度,点到为止,尽可能多的时候要做个积极的倾听者就可以了。

二、焦虑或压迫性家长:家长很担心小孩输给别人,主观性强。对于这样的家长,孩子的压力会非常大。他们总是喜欢用周围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而且总是选择别人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进行比较。结果使得大人、小孩都很不高兴。

三、自我涉入性家长:这类家长听到教师对于孩子的评论,觉得好像就是在说自己。所以,对于批评的话语,自动地往学生身上套,漠视学生的日常表现。这样同时也是过渡担心孩子的一种突出表现。对于这样的家长,一般我们在点评学生的时候,都会直接明确学生,明确指出孩子的行为,呈现小孩的缺点,当然也会适时地夸奖学生,呈现出学生的闪光点。

四、否定性家长:这类家长认为孩子没有任何问题就是好事,所以教师最好不要找他。开家长会的时候,总是有学生家长缺席。往往礼貌一点的会事前打个电话过来说明情况,但大多也是因为工作较忙,问问学生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大松一口气的,说声再见。

五、抵抗型家长:这类家长经常不听教师的建议,有自己的教养计划。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对于孩子有的时候是出于溺爱,有的时候出于对自己绝对的自信。不原因听取教师的建议。对于这样的家长,应该做好最起码的沟通工作,摆事实,列数据,谈话时,首先问他的意见,再适时插入自己的想法。

六、严苛性家长:这类家长会经常像行政人员一样看待教师的管教行为。"我把孩子交给您了,你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但是有的时候真的是对孩子说了重话的时候,家长可能又不愿意了。所以,对于这样的家长,特别是提醒教师,不能全盘接受家长的建议。

七、怀有敌意型家长:这类家长极度不满教师的管教,经常会到学校来理论。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老师多多关注学生,一旦没有感受到老师的关注,或者孩子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时候,习惯吧责任推给老师。"我们已经管不了孩子了,就听你的话"。所以孩子出了问题,应该是教师负责人。甚至有的家长再孩子骨折的情况下,也不出面,教师送学生去医院后,反而要追求教师的责任。

沟通是需要技巧的活动,而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更是关系到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在家长、学校、社会的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来完成对孩子教育的伟大事业。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