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大纲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86K 次

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1

这个暑假过得非常有意义。百年一遇的奥运会恰逢暑假在我国召开,中国运动健儿披荆斩棘,勇夺奖牌,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不用上班的我着实享受了丰盛的体育大餐,看着金牌不断地被我运动员夺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顽强的拼搏精神令我敬佩。但想起诺贝尔奖至今仍与中国人无缘,甚是伤心。一个竞技体育强国,但最根本的科学技术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很多人埋怨是中国的教育出了问题,我总感到教师的责任非常的艰巨,这也迫使我要不断地学习提高。我想:学习不能放假,因为教师需不断携取源头活水,需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才能让自己的教学工作锦上添花。

怀着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来提高自身的素质的念头,我拜读了学校发给我的前苏联教育经典要要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和之前读过的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方方的《托起明天的太阳》相比,不易读懂,读起来感觉也不够畅快。我并没有贬低此书的意思,只不过是我的心理话,这也许是国情之差异,抑或是理论水平过于肤浅,一时不能领会深奥的理论知识。全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有关学习的诱因的表述。

赞科夫认为,学习的诱因如果来自分数和赞扬,这只是学习的外部诱因,而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学习的内在诱因,即发自内心需要的求知欲。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普遍对分数比较重视,常会比一比作业中得了几个5分,他们会为了分数而努力学习,认真细心完成作业,为获得好分数有时也会出现抄袭现象。他们期望得到一个好分数博得长辈的表扬和奖励。实际上这种为追求好分数而学习,搞考前突击,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这样学到的知识会出现考试一结束知识也忘得很快。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很多教师为提高成绩常搞期末突击的现象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尤其对个性发展会造成不良影响。

赞科夫认为,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凡是没有经过紧张脑力劳动和克服困难而达于真正理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丧失掉的,更重要的是不能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望,这样的教育教学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就拿这次奥运会来说吧!同学们肯定倾注了很大的热情,连我亲戚4岁的女儿到街上发现和奥运会相关的东西比大人要敏感。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就可以结合我国运动员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事例,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祖国的义务感,以及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再通过引申讨论,使生明白:多学知识,多学本领,就能对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大的好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一定会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如在(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可以结合奥运会中的系列金牌数,用所学的(百)分数知识来反映我国运动员的优异成绩。这种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和对教学内容的强烈兴趣的内部诱因,似乎能把人的精神力量发动起来,对求知的渴望会不断地产生和增长起来。

学习要永无止境 观念要要与时俱进

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中与学生共成长!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2

最近在看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 在这一章节,提到一个子话题,那就是爱。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形容老师对学生的爱,但是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源于对学生那份特殊复杂的爱。“爱”这个字意味着一种自我牺牲的依恋的情感。老师对学生的爱,这可能是一种母爱或父爱,又跟本能的简单流露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也可能是对学生的一种热情,说得更白点,可能是把对职业的热爱,间接表现在学生身上。而又该如何正确地去爱学生?这就是一个引导的问题,慈祥,友善,关心的态度固然重要,但是,本人觉得,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而严格要求,并不是用严厉的手段迫使学生对自己产生恐惧,“压服”对学生并不能发生良好的教育影响。所以说,教师应该正确树立自己的威信。可是,该如何树立呢?这好象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继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反省,不断学习,多多积累不断完善……

在本章中作者提出教师应当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可是面对班里有四十如此之多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如何在方方面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呢,不禁让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在各个方面理解一个学生况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那么多学生呢?要花费多大的精力投入到这个问题上?在个别对待的问题上作者一针见血的举了一个列子要要鲍里亚,他是别的学校转来的学生,没有显示出什么才能,上课也很少发言。对于这种情况作者培养了他对生活、科艺术各个领域的片面性,于是利用了班级集体的力量。是啊,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可以在办公室或是教室外面看见某位教师拉着一名学生对他语重心长或是严厉的训斥,在外人看来这名教师对学生非常的关心,但是其教育效果追根到底怎样呢,只有天知道。所以在办公室里经常听见教师抱怨学生不聪明、淘气或没有进取心。鲍里亚这个例子用的非常的经典道明了究竟该怎样把每个学生所缺少的东西填补上去,而我们往往忽略了集体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想到个别学生,还要想到集体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心他、爱护他,这样才不会顾此失彼,兼顾好每个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和其他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协同一直的求取知识的气氛,才能充满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温暖的气氛。

本章中最让人震惊的是符。恩。戈诺鲍林的《关于教师的书》中的一段引述,一批女学生居然跑到校长那里去告状,原因是教师总是她们喊作“小姑娘”。我相信每个人看到这里都会露出疑惑的表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那教师并不是很和蔼的叫她们而是有着鄙视或看不起的眼光在训斥她们,因此他们之间并没有很亲近的关系。这就是爱啊,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学生难免露出痛苦,而自身也得不到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在正确对待学生对与错的问题上,我认为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再现,他们渴望自由平等和幸福快乐,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不应成为强制的手段,学生从学习中应该体会到生命的美和力量,产生一种实现自我、超越生命的至乐感觉,而不是深深的痛苦和压抑。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3

我一向不喜欢阅读枯燥乏味的外国文学,特别是这种理论化的书籍,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作者阐明的观点以及他的论述。但是这本书却让我兴致盎然。书中提到了“教师”这个词,毫无疑问,在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当的身份。而古今中外有诸多学者对此作过精辟的的论述。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书中提到波。 勃。 叶希波夫主编的《教学论原理》中提到一位女教师,她认为教师的艺术就在于要学会迫使全班好好地学习,作者感到十分的震惊。难到这就是所谓的教学艺术吗?这可以称的上是一种“艺术”吗。就好像电视中上演严刑逼供某爱国人士的一幕,一定要早其嘴里掏出一丝消息出来。教师采取严厉的手段,迫使学生服从课堂纪律和完成作业,从特定时间内来说不过分,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可行性。这样的威信是一时的而不是一世的,只能暂时得到某种效果。作者在这里阐述的十分正确,“然而实际对学生却没有发生深刻的教育影响”。“为此,我十分注意发展儿童的积极性、首创精神和独立活动能力”我觉得如果每个教师能够在此基础上树立这样的威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威信,不然一切都是空谈,而不是一味的对学生进行打压和威胁以达到自己自认为的课堂预期效果。

要学生爱你,首先你要爱学生。“如果一个教师能仔细观察自己的学生,他就…… 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如果认为对学生进行个别工作就能使他得到多方面的发展,那是一种很大的误解”。作者阐述的这观点实在是太有道理了,觉不是空谈,以前自私的认为要对某个学生好,提高他的学习成绩要对他进行个别的工作就能做好,正如作者在谈话中着重提出这是一个误区。他在这里提到自己的学生鲍里亚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应当培养他对生活、科学、艺术各个领域的兴趣。在上一年的工作中我感到自己像个老太唠唠絮絮的,自己都十分讨厌自己怎么这么啰嗦这样那样的教育学生,把各种活动强加给学生,这是应该改进的,像作者那样就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来影响学生,使教师对学生的亲密关系,表现在他技能形成集体,又能了解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太婆式的唠叨!

作为一名老师,面对这样有独特生命的”精灵“,我们不必去美化他们,但是又不能回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是要宽容豁达,善待他们。而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用阳光的笑容对待阳光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必定会充满阳光。“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4

《和教师的谈话》一书,共十一章,以各种谈话形式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新教学论和传统教学论的一些分歧,尤其是针对小学低年级的许多教学问题提出了新观点新方法,因为我新学期要接手低年级,因此我也非常关注初入小学的孩子,教师到底该注意些什么?书中采取对比方式大量论述了新旧教学方法的长短得失,但又不是空泛议论,不是就方法论方法,而是从长年的实验效果出发来分析新教学方法所依据的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科学规律。行文上举例生动,分析具体,通俗易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挣脱传统教学的消极影响,探索新教学。

在书中赞科夫说:“不应当把儿童在课堂上积极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理解成连续不断地紧张状态,所谓儿童的生活并不是指让每一个人单独地去苦思冥想。孩子是在跟教师、同学一起交谈自己的想法,有时是互相争论,这里面有游戏的成分、有开玩笑、也有笑声……当然,儿童在课堂上的生活,毕竟是以学习为主的一种精神存在的特殊形式。可是,只要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不故意造作的生活,它就会是既自由自在,又丰富多彩的。”自己在以往教学经验中总困扰着一个问题,发现一些孩子总是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看了这本书,又将我拉回了最初的思考: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这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空话,而是确实需要我们斟酌的和想方设法做到的,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的极大热情去参与学习。反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益的提高。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努力,但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理智、情感和教育方法。第一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取得学生对你的信赖。例如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困难时,老师此时一定要用心去点拨学生,启发思维,生硬地要求学生坐下是不可取的,要给学生回答正确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出掌握知识后的快乐,这是最重要的过程。另外,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还得到启发,我觉得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必须要优化自己所教学科的课堂结构。首先要形成活泼进取的学习气氛,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丰富知识,增强智能。其次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基于学情分析下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即将教学一年级的我,通过再次学习这本书,帮助我回忆起很多教学案例,启发了我很多共鸣,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使学生和我心心相应、协调一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