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差生教育启示录》有感范文

读《差生教育启示录》有感范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3W 次

他,曾经是人人都“敬”而远之的学霸;他,曾经迷恋网络,甚至一个月花了近4万元;她,曾经冷漠地看着父亲向自己下跪……许许多多的问题学生,走进徐老师教育训练工作室几个月后,全都脱胎换骨了。

读《差生教育启示录》有感范文

1996年,这位下过乡,参过军,打过仗,当过大学老师的徐老师在江苏创办了“徐老师教育训练工作室”,成为我国填补教育界“择差”教育空白的第一人。到2003年已经有300多名被学校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差生”,在他的工作室里都被培养成了优等生。

这本书用大量真实的事例,详尽地叙述了“废铁”炼成钢的奇迹。给那些无助惶惑的“差生”和在焦急万分中期盼的父母带去了光明,也使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深受启发。我觉得徐老师老师能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进步的学生观。

在徐老师的心目中,“差生”只比一个正常人身上多了一些“灰尘”。他不只是这样说说,在他的名片背后就印着“向洋眼中无差生”,一进他的工作室大门就能看到一行用白漆写的醒目大字“向洋眼中你们是最棒的!”他在向世人传递一种信念——每个孩子都是人,每个孩子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人!

工作室的老师(书中称管带)也没有放弃这些被家长“死马当作活马医”送来的学生,多观察,多谈心,多研究,寻找与“差生”平等对话的“通道”,并努力发现差生身上流露出来的“闪光”。总之,徐老师他们给予这些孩子充分的自信和足够的自尊,让他们在失败时找到了重新起跑的勇气,在迷路中找寻到了新的航向。

徐老师说:对一个年少的孩子,一个成长中的学生,我们不应该用一种静止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他们也许会在某个时刻迷失自己,但他们一旦走上正途,他们同样会用心去创造自己的不平凡。是啊,那些差生在常人眼中是“野马”“烈马”甚至是“狼”,可在有本事的“伯乐”眼中,他们照样能成为“千里马”!

  二、真正的爱护。

徐老师教育训练工作室是全日制全年制的寄宿学校,一旦进入,学生就住校受训,没有正规学校的寒暑假。因为,对一个“差生”的转化工作一旦开始,就不能放假了!

在徐老师教育训练工作室,管带老师和他的学生同吃同住。这是落实“盯、管、抓、查”的一项必要措施。也就这样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一个炎热的晚上,郑颖同学始终静不下心来睡觉,时常说上几句。郭老师悄声提醒她,郑颖提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要求“你让我咬一口,我就不讲话。”郭老师居然伸出一只手,让郑颖咬一口。郑颖咬过后问老师疼不疼,老师说不疼。当郑颖打开手电筒,看到自己咬出的牙印,惶恐地说:“我舍不得再咬了,你肯定很疼的!”郭老师却摸了摸郑颖的头,说:“如果我喊疼,你不一定会感觉到我疼,如果你能感觉到我疼,说明你已经懂得用心去体会别人的感受,顾及别人的利益了……

读到这儿,我对郭老师肃然起敬。这位老师已经把郑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在自己受伤时还顾及到学生的心理感受。

作为老师,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很乐意把聪明、乖巧的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可要把出尔反尔,时时惹事生非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可有很大的难度。郭老师对郑颖的无理要求,给予了理解,这不是对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最形象、最生动的诠释吗?

正如心理学家哈姆柴克所说:“只有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和谐的教育氛围,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而不会有因失败而受惩罚的恐惧,他们才

会退缩,从而敢于尝试学习。”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三、科学的训练方法

训练室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徐老师先与“差生”及其父母谈话,分析、归类,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徐老师经过细心研究认为,被送到他这儿的“差生”可以说是“差生中的差生”,是正规学校的老师管不了的学生,是父母没法管的孩子。常规方法是不起作用的。于是他们对那些让老师和家长都束手无策的“问题学生”进行诊断、鉴别,从而对他们的心理特征、形成原因以及转变过程有进一步了解,从他们身上寻找传统教育的问题和不足,给他们量身打造训练方法。

经过调查研究,他们认为这些“差生”的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使得他们不能适应常规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智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发展和完善。是啊,难怪苏霍姆林斯基要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在徐老师教育训练工作室,纪律像部队一样严格。令行禁止,言出必行是徐老师教育工作室的一条铁律。

在行军中,学生的体能、品格得到磨练;在同吃同行时,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在这样的集训中,学生远离了网吧等诱惑……就这样一个个“差生”脱胎换骨了。

是啊,真诚的爱和科学的方法相结合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