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活着》读后感范例

《活着》读后感范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2W 次

时间拼拼凑凑,终于把《活着》看完了。

《活着》读后感范例

有些沉重,又有点小小的释然。

那是一种态度,一种幸运吧,至少,福贵他还活着。我一直想,为什么余华会把主人公取名叫福贵?他既没福分,又不福贵。想想这是种讽刺吧,也许也是种希冀。就像我们得不到一样东西时,会把身边的一事或一物拿来当替代品。当然,取名福贵不是替代品,只是,一种希望吧,虽然这样的希望总是落空。福贵又把他的老牛取名和自己一样,在吆喝牛干活时,把自己家人的名字喊了个遍,虽然,他们都已去世。那寄托的,是怎样的一种哀思?

从一开始殷实的家境,到家被福贵败光搬到茅草房,到福贵被抓去推大炮,后来遇上了打仗。这样的一个轨迹,对我们来说已经很不可思议。后来,福贵回家了,但是,亲人却一个一个离去。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孤寡老人。这教会我们的,是一种正确面对死亡的态度吧。第一个去世的是福贵的儿子,为了献血给县长的夫人,导致抽血过多而死亡。且不去说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才导致了这样的一个悲剧。有个画面,最牵动人心,当一个父亲,站在儿子的尸体面前,想着早上上学时,他还好好的情景。福贵爱儿子,爱得丝毫不比家珍少。虽然,他总是打骂孩子,但他也曾用卖柴所得的钱,给有庆买了5颗糖。儿子在长袍比赛中获得名次时,他虽然有点大老粗的形象,但是那么自豪。想到这些,我们都心酸,更何况是福贵。他背着儿子回到村子里,却不敢背回家,怕自己的妻子受到过大的刺激跟着去了。那又需要怎样的小心翼翼,才能忍住自己的悲伤,还要编织出让家珍生活下去的谎言?

接着,女儿去世了,妻子去世了,女婿去世了,连小外孙也去世了。也许几年后,他也将去往另一个世界。但他的一生,虽然年轻的时候,曾经像他爹说的一样,是个败家子。可是福贵的后半生,诠释的,是活着。

记得看到凤霞生孩子时,一边看一边和对床的舍友说着,“余华真幽默,这里面描写一个女人去生孩子难产,她丈夫就说,要大的,结果医生把他儿子抱出来,他说:‘我没要小的啊.'那个年代的人真单纯真有趣啊。”舍友在对床笑得咯咯的。但当书翻到另一页时,感觉到很沉重。生孩子的女人,在生完孩子10分钟后,就去世了。一个生命的诞生,以一个生命的牺牲为代价,不由让人,有些莫名地感伤。活着,是意味着,一个生命,在另一个生命的身上延续么?

《活着》教会我们,别把一些事看得太重,譬如,金钱,譬如,地位。没有什么,是比活着,更重要。

90后的我们,《活着》的背景年代,离我们仿佛有些遥远。伸手想去触摸,却发现,我们不懂那个年代的悲哀。舅妈和姨丈的相继去世一直让我很不想接受,我想等暑假回去时,还可以看到舅妈健健康康地从我家门口走过,响亮地打一声招呼。我想等回去时,还能听到姨丈和老爸在那辩论,虽然姨丈的观点我一直认为很迂腐。但是,不可能了。于是,我明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刘教授说,人总会离去,而我们的生命总要继续,我们就是他们的延续。如果你持消极的态度,那岂不是意味着你将和逝者有关的记忆抹去,那样,他们才是白来世上走了一趟。

突然想到,英语老师说染色馒头、牛肉精什么的,都毒不死中国人,因为我们从小有了“抗体”。有些讽刺的味道,但觉得,这也是对的吧。我们,就是这样,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一路走来,都很顺利。所以,有些时候难以想象,如果我和秋兰一样,挂科,没有了学位证书,那我是不是会哭天喊地,要死要活呢?也许会的吧。你看,一个学生干部的事情就我把自己搞得既狼狈又心烦。

没有什么,是必定要拥有的,活着,就好。

文笔拙劣。加之心不静,写得很差。。。。。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