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49K 次

【文章导读】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父王华,在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中了状元,王守仁就随父移居绍兴。 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传习录》读后感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篇一】《传习录》读后感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超,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狻赸,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廘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若近世之训蒙摨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洈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妀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挼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教约》

  【篇二】《传习录》读后感

十年前就有机会读《传习录》翻了几页,实在读不下去。本周(2015年3月底)终于看(听)完了。感谢当当引入的讯飞语音,没这个估计不可能完成本书阅读——可读性好差。

说下我对王阴明的认识,此公提倡“心学”意思是修心哈;对儒学和佛教都有研究,好像还练过瑜伽之类闭气的功夫,有次叫门人把自己埋起来几天,后来挖出来还是活的。他格物致知整竹子这事儿,您抽空可以百度自己查下。

说下本书给我的几个印象:

所谓心学四要就是出于本书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所说的”性“,所谓性本周全,人人都有啥的。怎么看怎么像佛教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做主翁,这个人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让我最没想明白的是——王认为佛教不究竟,呃……到于书里提到他对朱熹观点的不同意见,简直就不算什么了。

《传习录》里几个因才施教的案例,我看着还是很有收获的。

  【篇三】《传习录》读后感

王阳明心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天理即人欲,致良知,知行合一。

天即即人欲:针对朱熹理学而言的。需要说明的是人欲不是我们普遍理解的人的欲望,而是人的本性。

致良知:当人能达到本性是,道德等是自然形成的,根本不需要社会制度约束。

知行合一: 从本质上而言,知和兴一体的,不二的。思考当你能达到活在当下时刻时,知行是融合的。但在普通人心目中,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精进。

另外特别说明5点:

1. 王阳明在书中,说明佛家清心寡欲的修行是错误的,这样让人失去了知觉。而是在清醒意识和知觉的前提下修炼本心。

2. 大众认知中,修行大多指的是静态进行的,比如冥想打坐禁语等等。而王阳明提倡静和动共同修炼。如果只是静中修行,遇到重大事情时,烦躁恐惧等心念又会出现。

3.王阳明在那时就明白根据孩子天赋和性格而针对性教育,不得不说是对现代教育的讽刺。

4.很多人包括外国宗教,佛家,灵修心理学家等所谓专业人士,修行门路巨大错误,还在市场上招摇行骗,没有觉醒的人很容易被误导,走上一条与修行相反的道路。

修行是不断成长的过程,而不是通过什么奇妙方式直接抵达最高境界。而这个过程,必须遵照心的意愿,自然地修行,而不是吃斋念佛,出家等强迫性就可以达到的,而这些行为不但没有正向作用,反而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这是初级修行者要特别注意的。

5.真正的佛家,道家等思想和王阳明心学从本质上殊途同归。不管以那种思想修行,都要走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切记只学不做,空谈误国,空谈误己。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