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9篇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9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62K 次

【篇一: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9篇

暑假里我看了《细胞生命的礼赞》。它内容非常丰富,就像一个比宇宙大好多万倍的海洋,而我是海洋中一条自由自在游泳的鱼。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看完《细胞生命的礼赞》后的感想吧。

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心中带有一种好奇、兴奋的感觉。

《细胞生命的礼赞》,作者是美国刘易斯?托玛斯博士,在文章中作者以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的身份对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进行了思考。在书中,作者怀着谦卑之心,以科学的、万物一体的态度去看待细胞所组成的各种生命体。作者认为:小到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大到人类这样伟大的存在,同样是由细胞构成。我们需要科学地去认识细胞。电视、电影上描述的致病的细菌、人类与细菌的战争等等都是人类错误认识细胞作用的结果。

书中的观点让我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人类主宰了地球,所以人类是伟大的。我们总以为蚂蚁、蜜蜂这些低级动物,没有思想,也没有自我。它们的生活只是过完每一天,它们永远在干同样的事情。它们不懂得休闲,享受它们只是为明天而奔忙。“假如我们想从它们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那就是在违反科学”但事实也许不是这样。细心观察的人会发现,它们有很像人的一部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还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组织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看到这些语言,我不禁震惊。没想到小小的蚂蚁竟然能干这么多的事情。它们的行为,它们的头脑,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这只是普通的蚂蚁。也许在它们的世界里,它们和人类一样。只是我们不曾了解它们的世界。

我想作者之所以要写这本书,不仅是因为想让世人去了解细胞生命的世界,更是呼吁我们去尊重这些生命,去由衷地赞美这些生命,甚至去学习这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生命。

【篇二:《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

20世纪70年代初,《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生一件值得纪念的事。它断断续续刊载了一系列文章,总题目颇谦逊,叫做“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后来,这些文章结集成两本书,面向大众,其中一本叫做《细胞生命的礼赞》。

因为这样,人们逐渐从医疗技术推断到死亡,作者写了我国医疗技术的好与不好、费用太高对患者不利也因此无法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患者和举了一些例子,例如:白喉、脑膜炎、小儿麻痹症、大叶性肺炎、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中风和晚期肝硬变还有肺结核等等一些易见的毛病。然后从医学的角度研究这些易见的毛病。最后,推断到细胞在这些毛病中的变化和一些坏死的现象。

这就是细胞的运作,它们在人体中活动,把人的身体变成它们运作的空间,久而久之就成了它们的“家”。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死亡是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但在细胞的“思维”上来讲,死亡并不可怕,它们把这种死亡看成一种理所当然,可能就在一瞬间、一秒、两秒,甚至更多的时间,每到一个周期,细胞就会死到上亿个,或者更多更多。

在细胞面临人身上的一些疾病,就会加速死亡时间,然后再生。

病毒,原先被看作是一心一意制造疾病和死亡的主儿,现在却渐渐现出活动基因的样子。进化的过程仍旧是遥无尽期、冗长乏味的生物牌局,唯有胜者才能留在桌边继续玩下去,但玩的规则似乎渐趋灵活了。我们生活在舞蹈跳荡的病毒组织体中,它们从一个感染体窜逃到另一个生物上,暂时生存,繁殖后代。然后,继续窜逃,沾上他的DNA,又移植到下一个目标的身上,就这样传来传去,传来传去。渐渐地,这一系列就成了它们的标志性动作。

细胞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怎能不耐人寻味?

【篇三:《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作文

可以说,无论是这本书的题目还是其中的内容都让人觉得这是本生物学说上的著作。所以以开始看时我不免觉得有些枯燥无味。上面写的跟天书一样。我看的一头雾水。觉得无聊极了。

不过,多往后翻几页还是能发现有意思的部分。书中的观点让我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人类主宰了地球,所以人类是伟大的。我们总以为蚂蚁、蜜蜂这些低级动物,没有思想,也没有自我。它们的生活只是过完每一天,它们永远在干同样的事情。它们不懂得休闲,享受它们只是为明天而奔忙。“假如我们想从它们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那就是在违反科学”但事实也许不是这样。细心观察的人会发现,它们有很像人的一部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还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组织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看到这些语言,我不禁震惊。没想到小小的蚂蚁竟然能干这么多的事情。它们的行为,它们的头脑,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这只是普通的蚂蚁。也许在它们的世界里,它们和人类一样。只是我们不曾了解它们的世界。

接着说蚂蚁的合作。也许你无法相信,因为这实在不可思议。当蚂蚁聚集成群,形成黑压压的一片。每个蚂蚁便是这个庞然大物中的一个细胞。而这个庞大的群体的智慧,却又结合了它身体中各个细胞。“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蚂蚁好像有着天生的无线讯号,能知道首领传达的命令。蚂蚁们总是勤勤恳恳地工作。一旦接到了什么命令,所有蚂蚁便着了魔似的去完成。没有谁去偷懒。“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看到恢复原来的样子”瞧,谁像蚂蚁这么有责任心呢?

有的时候我不禁会想:是不是我们人类在某些方面还不是这些蚂蚁?蚂蚁们可以精诚合作,团结一致,而我们人类有的时候却因为一点小小的分歧而争的面红耳赤,甚至打的不可开交;蚂蚁们可以勤勤恳恳地工作,服从首领的命令,从不偷懒,而我们人类能够做到如此地步的人又能有多少?恐怕为数不多吧。

这本书似乎确实是一本生物学著作,但是却可以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人类,自命为“高等动物”,主宰着整个地球,往往蔑视着其他被称为“低等动物”的生物,是否是有些过于自负了呢?诚然,在自然界中,人类的思维或许超越了其他生物,但是这可以成为我们目空一切的资本吗?这些细胞生命,也许我们一脚踩下去就可以毁灭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但是我们仔细地去研究它们,却又能发现太多太多不为我们所知的惊人事实,发现它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甚至不人类还要高尚的精神。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践踏它们呢?

我想作者之所以要写这本书,不仅是因为想让世人去了解细胞生命的世界,更是呼吁我们去尊重这些生命,去由衷地赞美这些生命,甚至去学习这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生命。

【篇四:《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

看到《细胞生命的礼赞》这个书名,我以为这只是一本科普书;而看序言,译者说,作者托马斯·刘易斯的文笔优美、清新、幽默,令人期待;读完整本书,我感觉这本书像是一本散文集,作者像是随笔一样写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非凡思考,无论想法还是文风都是奔放不羁。

全书的第一篇文章同书名一样,也叫做“细胞生命的礼赞”。第一句话便是“有人告诉我们说,现代人的麻烦,是他一直在试图使自己同自然相分离。他高高地坐在一堆聚合物、玻璃和钢铁的尽顶上,悠晃着两腿,遥看这行星上翻滚扭动的生命。”悠晃着双腿,多么恰当的描述,仿佛自然的变化与人类无关一样。看着这句话,脑海中便会自然地勾勒出一幅人类坐在高高的楼顶,有些冷酷的看着自然变换。

如此看来,人类是冷酷的、强大的,而自然、地球却仿佛是脆弱的,“像乡间池塘的水面上袅袅冒上的气泡”一样娇弱。而实际上,作者告诉我们,现实不应该是这样的。事实上,地球是坚韧的膜,而人类才是那膜上最柔弱的部分。并且,人类是不能脱离自然的。

我们并不是独立的、实际存在的实体,而是被其他生命分享着,租用着、占据着。初听上去有些恐怖,但是看完作者的文章却丝毫不这么觉得了。我们身体内的其他的小生命,虽然是外来的,不属于我们的,但它们却是不能与我们分离的,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作者说“线粒体是我们体内安稳的、负责的寓客。我愿意信任他们。”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的新奇思考,其中最主要探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自然发展的趋势。在“伊克人”中,作者描写了伊克人的小小部落。伊克人本来是游牧民族,但现在却成为了人类失去信心,失去人情味的代表。伊克人是自私的,他们毫无爱心,即使是对自己的子女也吝惜与粗疏的照顾。他们对邻居的幸灾乐祸,只有看到别人不幸自己才会高兴。这样有些反常,甚至是病态的人,在作者看来这些人却是国家、城市的象征。“国家在本性上是孤独的,以我为中心,离群素居,国家与国家之间是没有感情这东西的。”这样看来,伊克人的表现就并不意味着人的内心是如何黑暗,而是会反映一种社会现象。

虽然对作者在书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我不能都了解。但是作者对很多复杂的事情用一种看似随意的口吻去叙述,而在其中却体现了深刻的道理。他不仅是在分析人类,生命与死亡,也是在分析社会,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哲理。并且他尊敬生命,即使是微小的细胞,他也希望看到生命与生命间的和谐。

我也很喜欢他写作的风格,他可以将严肃的事情写的像散文一样,看似随意,语言幽默,优美,但是内在的道理却不只是肤浅的。他的语言像散文也像诗,看他的文章,却不觉得是枯燥的科普书籍,更像再看一篇散文集。用一个个的比喻,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了解内在的奥秘。

这本书似乎确实是一本生物学著作,但是却可以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人类,自命为“高等动物”,主宰着整个地球,往往蔑视着其他被称为“低等动物”的生物,是否是有些过于自负了呢?诚然,在自然界中,人类的思维或许超越了其他生物,但是这可以成为我们目空一切的资本吗?这些细胞生命,也许我们一脚踩下去就可以毁灭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但是我们仔细地去研究它们,却又能发现太多太多不为我们所知的惊人事实,发现它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甚至不人类还要高尚的精神。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践踏它们呢?我想作者之所以要写这本书,不仅是因为想让世人去了解细胞生命的世界,更是呼吁我们去尊重这些生命,去由衷地赞美这些生命,甚至去学习这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生命。

【篇五:《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

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的新奇思考,其中最主要探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自然发展的趋势。比起作者的思考,我更加欣赏本书的文风,因为这本书像是一本散文集,作者像是随笔一样写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非凡思考,奔放不羁,无论是想法还是文风。

作者是生物学家又是散文家,有些地方写得有些不易理解,在这里我就讲一篇我认为有意思的片段,当然里面也蕴涵着非凡的思考。《一个诚恳的建议》篇,他讽刺用计算机找朋友的方法,用寄生在白蚁消化道的一种原生生物和白蚁互相赖以生存的例子作为论据,但是看起来这例子和要说的事风牛马不相及。作者在文中提了一句“有一种潜在的力量,驱使几种生物凑在一起,”这种潜在的力量就是自然的力量,那这些生物都有可能被创出来。书名叫《细胞生命的礼赞》,可能在此有些体现。

最后我说说他的文风,也很吸引我。他的文章就像在和老朋友聊天一样,平淡而有风趣。

【篇六:《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

看过《细胞生命的礼赞》之后,感触很多,几个大的感触一一道来:

1、整体论

刘易斯·托马斯以超人的学识和洞察力,把握了所有生命形式共同的存在特点,批判地超越了19世纪以来一直统治生物学界、并给了整个思想界和人类社会以深刻影响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他指出进化论过分强调种的独特性、过分强调生存竞争等缺陷,强调物种间互相依存的共生关系,认为任何生物都是由复杂程度不同的较低级生物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并以生态系统的整体论为我们指示了理解物种多样性的新的途径。针对社会来说,美国人太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强调个体利益的不受侵犯,相比之下中国就做得好一些,但是也带来了人权、腐败等问题的更加突出,只要解决了整体利益的执行决策的公平公正公开的问题,那么中国就是最棒的了!

2、生命论

他把许多事物看作整体的、有生命的活的系统。群居性昆虫群是一个生命,鱼群、鸟群是一个生命,社会、城市是一个有机物,科研机构是活的生物,人类语言是活的生物,地球是生物、是发育中的胚胎、甚至是一单个细胞。从表面上看似游戏的文字里,我们领略到不可企及的哲人的达观。对于科研、科研机构、社会、地球这些活物,最好不要去作人为的干预,人的干预是徒劳而且有害的。人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站远一点,别碰它们,让它们自然地发展。就连预言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和可笑的。让我想起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也让我想到土壤和平台的重要性,当今美国虽然深陷金融危机,但是他们仍然掌控着当今高科技的前沿,而科技在他们国家的发展仅仅归结为他们有很好的促进科技发展的土壤——(保护专利),有了这个土壤,至于科技怎么发展如何发展就是她自己的事情了,她自己会慢慢的长大成长;不过话说回来,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和对人类整体利益的考量,很有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比如说近几年一会儿这个国家要进行核试验那个国家又研制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在已存的核弹已经能把整个地球炸毁几个来回了!再比如说净空大法师提到的山东一家专门给全聚德提供烤鸭来源的养鸭厂,他们养鸭采取的就是填鸭式的方式,每天到规定时间就给鸭子胃里塞满灌满食物,不管鸭子想不想吃,然后结果就是鸭子长得可快了,长得也是相当的肥了!这些鸭子吃了对身体对健康会好吗?

3、快乐论

人有很多恐惧,最大就是对于死亡的恐惧,整本书都是对于生命的赞歌,赞颂地球生命的坚韧,赞颂万物的生机,庆幸人的存在的幸运,感谢人体自我平衡、自我调节的功能。甚至在讲到病和死的时候,托马斯博士也能以他独特的学识和魅力,把阳光洒满这些阴暗的领域。托马斯博士非常崇尚音乐,他认为音乐高于个别的生命形式,因为音乐为所有生命形式所共有;音乐高于任何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会过时,而音乐则是永久的;快乐的生活吧!

【篇七: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

第一次读到这本小书,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刘易斯·托马斯博士的这本《细胞生命的礼赞》的小册子给我的思想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这本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我崇拜于托马斯博士的博大而深邃的思想,他认为人类自然界实质就是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构成的,大到宇宙、人类社会,小到蚂蚁群体、细胞。他的生态学思想和方法,在行政管理学方面具有重大的比较研究意义。

其实,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任何国家的行政体制和行政管理,都是一个有机生态系统或是有生命的行政组织系统,都是一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在这个系统当中,输入各种的环境反馈的信息,并通过整合这些信息作出决策输出。

托马斯在《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中提到“人们把群居性昆虫和人类社会做了很多类比,这是不奇怪的。然而,这种种类比是错误的,或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群居性昆虫的行为具有先天的指令性决定的,它们与人类的区别在于人类社会的经验和知识可以不断地积累和传播,然而昆虫没有学习和领悟的能力,因此,它们无法根据经验发展社会传统的能力。但是,群居性动物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性要远比多样性让我们感到惊讶。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往往忘记了我们也是由动物发展而来的,动物性使我们社会的原始积累,这是我们不能逃避的事实。托马斯认为地球上黑压压的人类,从太空往下看,其实跟一个蚁群或者一个蜂窝差不多,但是人们大多时候不相信这类说法,因为人类自认为比动物层次高出许多,常常是带着一种近乎高傲的不可一世的姿态看待动物。在自然界,群居性强的动物习惯于群体生

活也只能适应群体生活,像蚂蚁群,它们只有在一起分工合作才能生存下去。群居性的动物往往倾向于专心地做一件特别的事,通常对他们的个头来说是件庞大的工程,它们用遗传的指令和遗传的驱动力不停地干,用它来做群体的住房和保护所。人类社会何尝不是这样呢?在大地上建造高耸入云的小区高楼,配置物管保护他们,群居在一起使得他们感到安全。人类生活也是需要群居的,我们吃的米要靠农民种植,穿的衣物要靠裁缝,用的生活用品要靠不同的商人提供,现代化的分工合作更加使得人类社会是需要群居性生活的,其中一个环节出错了就好像生物链断开了一段那样使得人类社会这个系统崩溃。

人类为了过群居性的生活,往往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各种各样不同的机构和组织,还要建立复杂的制度来保证我们的群居生活。政府就是这样产生的,人类社会的运作要靠一个高效运作的控制中心和指挥中心,这就是政府的本意。政府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过好群居性生活。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的提供,需要政府在协调,各行各业的规范要靠政府去制定不同的指标和制度来确保。政府就是这样一个人类为了保护他们的权利建立起来的机构和组织。

然而,区分人类是群居性的动物,还是散居性的动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分工合作让人们必须群居,人们更加倾向于群居在大城市,因为那里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而不愿意生活在僻远的地区。所以,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即群居性动物。但是,另外一方面,研究人类社会我们又不难发现,在生活需求上人类要求群居合作使生活变得更好,精神上有时有要求独立生活,有迫切的独立的意愿,需要有私人空间。比如,私人住宅和私人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人们在假期喜欢远离人群和喧嚣的城市生活,去到安静的郊区过独立的生活。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类既是群居性生物,又是散居性的动物,具有两面性。人类的群居性和散居性需求反映在政府上则表现为:一方面,群居性要求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公共设施,各种各样的制度规章保护人类的群居生活;另一方面,散居性要求政府不得干涉个人的权利,要保证人类的自主性发展。

在《作为生命的社会》一文中,托马斯详细讲解了蚂蚁的群居生活,提到作为一个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个生物一样的进行活动。政府也是这样的一个组织,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能够像生物一样具有生命。政府既然是一个生命系统,所以政府也是跟生命体一样是具有寿命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长期活着”这样一个长期的习惯而让政府过

于安逸,看不到灭亡的挑战,认为政府会理所当然的一直存在下去。造成的结果就是政府,已经忘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托马斯·布朗(Thomas·Browne,Sir,1605-1682,英)说道:“活着这一长期的习惯使我们不愿死亡。”当下,这习惯成了政府的常态。由于长期的存在,让政府安逸过久,相信这些机构能永存,而不愿接受来自任何社会组织和其它机构的挑战或者介入。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糟糕了,没有任何个人和组织可以约束得了政府的权利泛滥,政府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为了保护人类更好地生活的初衷,就会被政府抛之脑后了。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可以对生物系统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改善政府做出一点建议。生物界中的蚁群可以被看做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系统。蚁群的合作是通过它们的有趣而高效的通信系统完成的:蚂蚁通过互相之间不断地接触,它们能告知蚁群们关于外部世界的情况。我们如果仔细观察蚂蚁,会发现长长的蚂蚁队伍里,每两个小蚂蚁见面都会“碰碰头”,那是它们在进行信息沟通。正是这些通信系统的作用,让蚁群迅速地获知信息。所以,当暴风雨来临前,它们会有效地组织搬家。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政府也是一个系统,如果没有很好地与市民们以及外部的环境进行信息沟通的话,政府就会困死在自身的系统里面。

托马斯在《自治》一文中,谈到我们身体内部有一整套自治体系,进行着一系列的复杂的,协调的,奇巧无比的操作,我们身体内部的细胞生来就带有全套的指令,一点也不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不需要学任何事情,一切都在他们的自治当中,运行得如此的顺畅。如果没有这种自治,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控制的话,将会变得一团糟。关于我身上其他的部件,我有同样的感觉,不管它们干什么,没有我的干预,它们会更加幸运。

关于出路何在,我有一个建议。如果我们有能力控制自动功能,调节脑波,指挥细胞,那为什么没有可能把完全一样的技术运用于正好相反的方向?为什么不能做到不搅和进去,不接管事务,而是学着与事务彻底分开、分离、拆散,学着自由飘动?对于政府事务来说也是如此,为什么政府会陷入困境呢?因为政府管得太多了,社会是有一套自治的体系的,为什么政府就不能放手让这套自治体系起作用,而是事必躬亲呢?

所以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的自治作用,大力发展智库、NPO、NGO等社会组织,如果一切都需要政府来管的话,一切将会变得一团糟,政府没有那个能力去管理所有的事务,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或机构有这个能力。

总之,读托马斯的《细胞生命的礼赞》,通过对比研究生态学,可以给予行政管理学很多有益启示。作文

【篇八:《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

可以说,无论是这本书的题目还是其中的内容都让人觉得这是本生物学说上的著作。所以以开始看时我不免觉得有些枯燥无味。上面写的跟天书一样。我看的一头雾水。觉得无聊极了。

不过,多往后翻几页还是能发现有意思的部分。书中的观点让我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人类主宰了地球,所以人类是伟大的。我们总以为蚂蚁、蜜蜂这些低级动物,没有思想,也没有自我。它们的生活只是过完每一天,它们永远在干同样的事情。它们不懂得休闲,享受它们只是为明天而奔忙。“假如我们想从它们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那就是在违反科学”但事实也许不是这样。细心观察的人会发现,它们有很像人的一部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还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组织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看到这些语言,我不禁震惊。没想到小小的蚂蚁竟然能干这么多的事情。它们的行为,它们的头脑,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这只是普通的蚂蚁。也许在它们的世界里,它们和人类一样。只是我们不曾了解它们的世界。

接着说蚂蚁的合作。也许你无法相信,因为这实在不可思议。当蚂蚁聚集成群,形成黑压压的一片。每个蚂蚁便是这个庞然大物中的一个细胞。而这个庞大的群体的智慧,却又结合了它身体中各个细胞。“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蚂蚁好像有着天生的无线讯号,能知道首领传达的命令。蚂蚁们总是勤勤恳恳地工作。一旦接到了什么命令,所有蚂蚁便着了魔似的去完成。没有谁去偷懒。“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看到恢复原来的样子”瞧,谁像蚂蚁这么有责任心呢?

有的时候我不禁会想:是不是我们人类在某些方面还不是这些蚂蚁?蚂蚁们可以精诚合作,团结一致,而我们人类有的时候却因为一点小小的分歧而争的面红耳赤,甚至打的不可开交;蚂蚁们可以勤勤恳恳地工作,服从首领的命令,从不偷懒,而我们人类能够做到如此地步的人又能有多少?恐怕为数不多吧。

这本书似乎确实是一本生物学著作,但是却可以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人类,自命为“高等动物”,主宰着整个地球,往往蔑视着其他被称为“低等动物”的生物,是否是有些过于自负了呢?诚然,在自然界中,人类的思维或许超越了其他生物,但是这可以成为我们目空一切的资本吗?这些细胞生命,也许我们一脚踩下去就可以毁灭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但是我们仔细地去研究它们,却又能发现太多太多不为我们所知的惊人事实,发现它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甚至不人类还要高尚的精神。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践踏它们呢?

我想作者之所以要写这本书,不仅是因为想让世人去了解细胞生命的世界,更是呼吁我们去尊重这些生命,去由衷地赞美这些生命,甚至去学习这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生命。

【篇九:《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

当大地再次被黑夜笼罩,一切的喧嚣又重归平静,时间仿佛凝固住这所有的所有。

轻轻合上书本,打开窗子,一股伴有泥土和树叶的质朴的风迎面吹来,我伸出双臂,闭上酸涩的双眼,吞吐着大地的芳香,感受这夜的静谧。

轻柔的疯涤荡着我的思绪我仿佛看到了海里埃塔·拉克丝,一位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种植烟草农户家的黑人女性,曾经生育了5个孩子。1951年1月,30岁的拉克丝发现自己的腹部出现了一个硬块,随即前往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医院接受治疗。诊断结果显示,海拉患上了子宫颈癌。主治医生从拉克丝身上采集了癌组织标本,并交给了乔治·盖伊博士。这就是著名的海拉细胞,这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这微小的细胞不断繁殖,死亡,只是为了生命的延续。不仅仅是细胞如此,自然界中千千万万的生物无一不是为了生命而不断地坚持生命,用生命塑造生命。

连这人人为之唾弃的癌细胞尚且如此的坚持自己的生命,现在某些人动不动就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不尊重自己的生命,这不是连小小的细胞都不如么?身体发肤,授之父母。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它,呵护它呢?曾写下“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优美诗句的海子,选择用卧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选择永远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面对极为痛苦的环境时消极地对待了自己的生命,这多可惜!生命是无价的,生命属于我们,生命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即使再苦再难,也要保持对生活的乐观心态,让生命在困难痛苦上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风吹草动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尚不美丽?

是啊,正式因为有了苦痛的存在,快乐才弥足珍贵,正是因为经历了痛苦,才更能体会快乐的滋味。“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人生亦如四季,少年的快乐,青年的喜悦,中年的忧愁,老年的幸福,让我们在生命的激情中一次次的感受着命运的坎坷与艰辛,感受着生命的灿烂与阳光。少年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季节,我们尽情的享受着快乐,同时也拥有了自己一片广阔的天地。青年是一个开花的季节,我们静静感受着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实的自信。中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我们懂得了珍惜自己也珍惜别人,让自己有了一份踏实的人生,少年、青年时代所学的知识丰富了自己,同时也为自己以后能有一份辉煌的事业奠定了基础。老年虽然是一个花落的季节,但这个季节的夕阳更美好,因为儿女都已经长大,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事业,老人为事业家庭忙碌了一辈子,看到儿女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自己才踏实下来,可以让自己和老伴拥有一片蓝蓝的天,可以让我们静静的感受黄昏之美。

生命在于感受、生命在于感动、生命更在于付出,生命如四季,四季亦如生命。四季是短暂的,生命也是短暂的,四季给我们带来了生命的真谛,而我们也给四季带来了生命的感悟!春天走了,夏天却来了。夏天走了,秋天却到了,秋天走了,冬天又赶上了。四季就这样周而复始循环着,树叶落了,生命还依旧,生命是短暂的,同时也是永恒的。

沉浸在静谧的夜中,生命在流转,冲破夜的枷锁,奏响生命的礼赞!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