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货币战争读后感心得

货币战争读后感心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W 次

导语:宋鸿兵编著的《货币战争》系列图书早就红遍了整个中国,《货币战争》系列书籍的1至4部一直都得到读者的热捧,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货币战争》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货币战争读后感心得

  货币战争读后感精选范文【1】

随着国内房价的不断攀升,我们也在向通货膨胀不断前进。是什么主导了这个过程呢?前两天看完的《货币战争》已经给了我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人民币的超量发行。为什么人民币会超量发行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百姓拿出自己未来甚至20年的钱来买房子,银行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不断以个人购房的名义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钞票转账到了地产商、政府以及一手房东的手里,而这些既得利益者为了明天更高的回报,又把这些钞票拼命的撒向社会。一时的繁荣导致了国内的人民币数量猛增,而看看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你就知道了,还是那个房子,还是那斤猪肉,原来要1个铜板的东西,现在要一个金币才能买到了,这就是通货膨胀。

书中揭示了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一、以债务为货币发行的抵押,而非实物,这样就让有些机构有机会做一些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行为;二、现在银行的部分储备金机制。美联储就有凭借美元是世界货币的优势而滥发货币的嫌疑。以前美国凭借国债发行美元导致本国的通货膨胀,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美国的国债,就相当于美国通过国债将通货膨胀转嫁到其它国家。中国也是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国家。因此中国的通货膨胀也是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加)有很大关系的。

通货膨胀会导致两个互相矛盾的现象:资产价值(如房子)的提升和其它货品价值的降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资产价值的提升恰恰体现了人民对拥有财富的不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政府为了平易通货膨胀,只能想办法让老百姓手中的货币原地不动,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让这些货币在股市里窝着去,只要不出股市,这些多余的货币就不能去肆意的拔高商品货币价格。于是,今年年初,我们如期看到了股市上扬,如期看到了外资撤退后国资杀入救市的场面。但国资还能撑多久呢?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们怎样能度过这个难关呢?

首先就是要想尽办法让你手中的货币保值。例如,将货币兑换成房产或是金条。当然,如果负债买房的话那也要承受一定的风险,因为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银行将快速大比例的提高贷款利率,也许今天你要为供房付出5k,第二天醒来,已经要为房子月供1w了。

其次现在是人类重新认识金钱的时候了,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人应成为金钱的主人,金钱应为人服务,而不应成为魔鬼的化身。人类需要全新的制度,全新政治,全新的文化。使金钱变成鸟笼中的鸟,为人类服务的鸟。人与钱,人与权,权与钱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重义轻利,重正义,重感情的社会。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现代人如何在不断变化的货币政策,产业环境下生存?是一个很值得人们思虑的的问题。

  货币战争读后感精选范文【2】

书中记载,近代国际金融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发家的一个起点是在两个世纪之前得到英国的货币发行权。具体的做法是利用某次英国国王缺钱的机会,用钱换取英王同意该家私有银行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许货币发行权(确切地说,是纸币发行权)。如果英王需要发行货币,必须先向银行借债。银行收进国债券(国库券以未来的税收做抵押),然后发出货币。也就是说,每次发行货币,其本质都是英国政府向银行借钱,抵押则是未来的税收。

而随着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所以就必须经常发行更多的纸币。英国政府也就必须不断地问银行借钱。而问银行借钱当然是要付利息的。而且如果国债还清的话,就不再有货币发行了。因此从理论上说,国债将永远还不清,而且还会越来越多。而作为抵押的税收也就源源不断地成为银行的利润。换句话说,从本质上,人民在不断地缴税给私人银行。

这是私有银行通过获得货币发行权对国家和人民进行盘剥的最初手段。造成的结果就是国家国债的不断增长,直至形成天文数字般的国债——今天的美国正是如此。

为了达到私有银行独占国家货币发行权的目的,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首的国际金融巨头与各国政府展开旷日持久的斗争。其中以与美国的`斗争最为激烈和持久。为了迫使美国就范,银行家甚至暗中促成了1812年英国和美国的战争。(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我读到的对这场战争爆发原因最合理的解释。因为1812年战争爆发的原因从表面上看,仅仅是英国对法国的禁运导致美国无法和法国做生意。但是在美国宣战前,英国已经废除了禁令。如果说战争只是消息迟延导致的误会,那战争怎会拖延如此之久?乃至于双方签订停战协议之后还打了一场极大规模的战役?)战争迫使美国大量借债,以增加美国对国际银行家的依赖。此外还有多名美国总统遇刺。这些包括林肯和肯尼迪在内的遇刺总统的共同特征都是反对国际金融势力的总统,而且遇刺时间都在他们即将提出或通过对国际金融势力不利的法案前夕。

经过约100年的斗争,国际银行家终于成功地将英国的这种模式复制到了美国。美联储就是实际上私有的美国中央银行。(书中列出了美联储各股东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联系。)从此,美国的国债就开始不断上涨,直到今天还没有停止。

但是天价国债的上升却不是匀速的。大体上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国债的上升速度突然飙升。在此前,虽然也有还不清的国债,却始终没有出现如此迅猛的国债增长势头。原因就在于金本位制度的废除。

  货币战争读后感精选范文【3】

《货币战争》揭示了近代很多金融和实业巨头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联系,并谈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背后那些金融巨头的身影,如前文所述的美英战争和美国多名总统遇刺之事。开头很震撼,但冷静下来之后细想,《货币战争》的解读有些过分了。事实上在绝大多数事件中,金融巨头只是“催化剂”的功能,本身并无呼风唤雨的神通。比如书中引用其他人的话说: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书中后面的详述,却让人发现,并非美联储策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是书中所说的欧洲均势的需要。美联储的功能无非是给双方以进行并持续战争的金钱而已。战争爆发基于双方或多方的矛盾,并不是基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的武器装备。中国近代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战争就是个最明显的例子。

不过银行家喜欢战争倒是真的。战争巨大的物质破坏性和金钱消耗性,使得参加战争者不由自主地落入银行家的债务圈套。当还不起债的时候,政府就只好让这些银行债主们为所欲为。想要货币发行权就给货币发行权,想要矿山给矿山,想要资源给资源(如泰国在1998年金融危机后的下场)。如果该政府企图赖账,国际银行家(他们通常和本国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会动用从明到暗的各种手段推翻该政府(如泰国企图驱逐国际金融势力的他信政权被军事政变所颠覆)。

总而言之,国际金融巨头的势力就算不是决定性的力量,也是影响近代世界史的一个重大因素。如果无视他们的话,不免会对历史产生误读。下面就说说书中提到的一些重大事件与国际金融势力的关系。

美国南北战争:其背景除了美国奴隶制存废之外,还有国际金融势力千方百计想要打入美国市场,让美国政府受制于人的打算。本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南方根本不具备与北方对抗的可能。北方有数不清的工厂,众多的人口,大量的军舰,充足的财力。而南方没有海军,连兵工厂都没几所。如果开战,南方会立刻遭到北方的海上封锁,这样南方的军火供应必然大成问题——这当然也就意味着南方必败无疑。可是到头来竟然是南方先发动战争,让世人大跌眼镜。据书中交代,这是国际银行家在染指美国连受挫败之时所想出的旱涝保收之策。他们花钱支持那些激进的鹰派议员,极力挑动南方对北方的敌对情绪。南北一开战,如果南方获胜,则美国分裂为两块,国力严重受损,对国际金融巨头的实力便会削弱。如果北方获胜,美国也必然因为巨额的战争花销而被债务压倒,有利于国际银行家们上下其手。

他们的计划非常成功。南方抵抗了很久。而北方为了进行战争不得不向国际金融势力借钱,同时以通过对国际金融势力有利的法案作为交换。林肯总统宣称此乃权宜之计,战争结束后将尽一切可能迅速恢复原状。战争结束后,林肯获得连任,就在他要废除作为权宜之计的法案前夕,他被刺客打死在包厢里。而该本作权宜的法案就没有被废除而生存下来。

不过话说回来,南北战争的爆发不是由银行家们决定的。早在战争之前,南北双方的矛盾就已经很激烈,而且赋予各种过大权力的联邦宪法也埋下了联邦分裂的伏笔(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南北战争爆发前几十年,就已经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对此表达了担忧)。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与北方的工业本互相需要,却因为特殊历史原因而没能形成同一个系统,反而有利于外国工业与北方工业进行竞争。且当时废奴是大势所趋,就算没有银行家策动,南北双方肯定也要刺刀见红。无非银行家的介入使战争的破坏性更大,时间更持久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后期德国的迅速崛起,严重威胁英国传统主张的欧洲均势。法国则是德国的世仇。因此英国联合法国遏制德国成为定局。相互遏制产生了军备竞赛。军备竞赛需要钱。银行家们趁机大做放贷生意。于是军备竞赛不断升级,而对峙双方为了压倒对方不得不拼命借钱扩充军备。利滚利之下,政府欠债越来越多。终于双方都觉得必须摊牌了,因为谁也无力承受和平的昂贵代价。于是一次本不涉及政府行为的暗杀事件引发了一次几乎把全世界都卷进去的战争。这就是后来基辛格所说的:他对战争的爆发不感到奇怪,感到奇怪的是战争居然拖了那么久才发生。

第四次中东战争和伊朗核问题:据书中交代,这两件事情背后都有国际银行家(特别是美国银行业)的利益所在。他们的共同点在于确保世界对美元这种货币形式的依赖。金本位废除之后,美元不能再兑换黄金,等于仅仅是纸头。因此世界对美元的信心开始下降。为了让世界不得不使用美元,银行家们利用了当时的石油交易仍然普遍使用美元这一条件,促进中东地区爆发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中东各产油国为了打击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开始猛提油价。这样一来世界对美元的需求激增。一切都按计划进行,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书中交代伊朗核问题也有类似的背景。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美国已经成功诱使沙特等国确定只用美元结算石油交易。但近些年来,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尤其是欧元出现对美元造成极大威胁。为了再次加强美元的坚挺度,银行家们势必要造成中东局势的紧张,以使国际油价上升,迫使全世界继续接受美元。书中作者预言,美国的银行家们大力支持美国国内那些主张对伊朗态度强硬的政客。这样伊朗这边迟早要发生军事危机。到时候不管打不打,只要波斯湾出海口一布上水雷,石油的出口受到阻碍,油价自然上涨,而银行家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纳粹党灭绝犹太人的政策为什么得到那么多德国人的支持: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罗斯柴尔德家族本来就是德国犹太人。和他们一样操纵了德国金融的犹太银行家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支付战争赔款的借口,一手导演了一场大规模的货币贬值,使成千上万的德国人民瞬间一贫如洗。当广大德国人民在生存线上挣扎时,犹太银行家们却挣得盆满钵溢。这在德国人的心中种下了对犹太人的刻骨仇恨,加上欧洲自古就有的反犹传统,终于酿成了大规模排犹、虐犹乃至种族灭绝的后果。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