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春宴》的读后感范文

《春宴》的读后感范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09K 次

《春宴》的读后感范文1

我并不是安妮宝贝的铁杆粉丝,却从她的《蔷薇岛屿》开始,陆陆续续买了她的书来读多年。一路读来,心得是:她的散文,比小说要耐读些。

《春宴》的读后感范文

在《春宴》被京东买断独家出售的当儿,我立刻请朋友帮买并读完。那天晚上,我感觉被倒尽了胃口。《春宴》这部长篇小说,其实从故事性来说,与她之前的小说并没有太大的分别:都市男女,纠结的三角关系,各自得到救赎。书评家们也许不想触怒众多的粉丝,遂给了“像张爱玲一样重复性写作”的评语,这也许是安妮宝贝某种程度上获得的最高级别的评论。

是的,重复性写作,像张爱玲无休止的写那些大家族的故事小女人的哀怨一样,安妮宝贝的小说也不停的在勾勒都市男女三角恋的纠葛。甚为好笑的是,类似“高山上的一支鸢尾”这样的句子出现了多次,使人不禁有安妮已江郎才尽的感觉。

这种啼笑皆非的感觉使我放下此书,隔了几个月后,又再次触碰它。

这一次阅读我刻意绕开了反反复复的情节,男女主人公可笑而狗血的纠葛,所谓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而注重在对遣词用句和意境的体会上。而这样的尝试,使我的二次阅读感受丰富了一些。我可以感受到安妮用词的风格,以及对生活场景的追求,风物的描画——-把这部小说当做虚拟的旅行描写来读,也不错。

有的时候,有的书并不是什么经典,但多读几次,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也是好的消遣,比看看小报浏览网页强些。我期待第三次,第四次去阅读《春宴》,也许能发掘出一些新的乐趣。

在安妮的笔下,人生是一场盛大的春宴,荒诞,客人来来去去,散场后不诉离伤。我想起一句歌词: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

《春宴》的读后感范文2

看得零零散散的,导致现在看完也弄不懂书中几个人名之间的关系。看目录时猜想会不会和春上村树的《1Q84》一样的叙事手法,看完才发现不是。几个人物之间没有像《1Q84》里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为什么安妮宝贝的书里女的要取个听起来像男的名字,而男的名字看上去又那么女性化。贞谅的生活我真的是挑不出一点瑕疵来,对于向往自由的年轻来说。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想在那里住多久就住多久,接近自然,熟稔手工,不用为生存而活,这是多少文艺青年理想中的生活啊。可是她居然得了抑郁症!居然要服药!安妮宝贝笔下的女猪脚就是这么的羡煞旁人而自己不自觉还要去钻牛角尖。苍天啊大地,要拿她们怎么办好呢!

言归正传。书的后面点出了这本书探讨的是边缘人的内心生存状态。我觉得这里的“边缘人”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指的就是像贞谅、信得、庆长这些女子一样的人。他们内省,敏感,没有人际交往障碍却又在精神上离群索居。书中的解释是“在所置身的时代里不合时宜又一意孤行的人。他们是时代的局外人”。边缘人的情感归向何处,安妮宝贝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处境——与时代的顺从和矛盾,但也没有给出出路,这是一种探讨或者更多的是一种问寻吧。其中或多或少都找到你我内心的影子,当自己不被认同、不被理解、或者偏离大众时,具有的困惑也可以算是边缘人的感受。

第二种含义,指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传统文化带来的边缘化影响。比如书中写到的城市歧照,曾经有着邻里间热情富含人情味的来往,传统节日里的个体参与所承载的存在感,现在大概都消失了。“新时代”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贫乏”。这些被边缘了的地方面临一种两难处境:是风风火火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还是保持原来的风貌自己走路?这两者并不对立,但是把它们结合得很好的地方很少。尤其在旅游城市和古镇上,显现出更多的是弊端。

《春宴》总体来讲是不错的,内容不空虚,忽略它那些纠结的书面表达,而且有些对人们普遍心理的书写很真实而自然。老规矩,写完读后感,我要无看书评啦!看看别人的观点和角度。

《春宴》的读后感范文3

好多年不看安妮宝贝、郭敬明一类人的书了。终于强迫式地看完《春宴》,有一种精力掏空的疲惫感,困倦交抵,只好沉沉睡去。

十几岁的我特喜欢这一类书,尤其喜欢它的归类:青春疼痛系列。这类故事总是简单着深深的哀伤,倒不是喜欢故事情节,而是时不时的总能被书中的情绪感染,并从中找到只言片语填补欲说还休的心情。于是,十几岁的我居然可以在个性签名栏写上:心是一种突兀的组合,一部分始终是孩童的顽固核心,从未生长。一部分则正在以隔世的速度迅速苍老。我想我的心是老了。

于是,从此,我深信身体里有一个苍老的灵魂,但从生理上看我还是个孩子,所以我做着幼稚的事情,却常常能得出自以为深刻的哲理,并感叹因为趋利避害的本性,我们最终与一些美好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少年时的我总是快乐并哀伤着。直至长大,我才清楚,快乐是本性,哀伤是某种强加的情绪,我们终究是被误了。

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期的初中、高中,热衷于这系类书那清冷、哀伤、倔强的行文,自由的、放肆的、注定、支离破碎、颠沛等字眼更是直抵心里的痛击。然后受影响颇深的我们总是试图成为一个有杠杆的人,做事棱棱角角,有所依据,而不是被人群和集体的概念暴力所摧毁,不热衷武装表象及形式,试图获得认同。但毕竟我们接受着社会的教育,我们需要集体。所以,我们漠视认同,并同样漠视不认同。看,我们是多么的矛盾!我们本该持有一种清晰而坚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现在的我们是一个混沌的生灵,白天正常,夜晚变异,在这种混乱与交替中疲惫不堪。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小康家庭,父母健在,知己两三,却总自认为是一个安全感缺失的人,或惶惑或悲伤,找不到理解自己的人,但我们本来就那么不理解自己。

我们追求纯粹的爱,但却认为爱只是一种祈祷和幻想。爱不起实际作用,也没有生活中妥协和维护的功效。爱最终成为一面镜子,只用来辨析真实自我,爱让现实无处可避,凸显出任何幻想和借口都无法覆避的真像。所以,大多数人至今单身,并埋怨找不到对的人,是真没对的人,还是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大错误!长大后虽然明白纯粹的爱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但我们已经陷入死胡同!

日渐长大,见的事情多了,开始明白疼痛系列作者为我们拟造的虚妄和扯淡。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也不会像小说中那么好。不是你性格遗世独立就会才华横溢,遇上有钱人爱上你并拯救你。不是悲观失望就可以躲到深山里教书十年,然后世外高人般生活。我们面对的是柴米油盐的世俗生活,为五斗米折腰才是屡见不鲜的真相。

但在骨头深处,某种悲伤已经根深蒂固。说是安妮阿姨、郭敬明一类的青春疼痛系列推动了我边缘性的人格障碍并不过分,我们都有轻微的心理疾病。所以,我一向反对妹妹看这一系列的书,真想文艺,看看《加菲猫》、《小王子》等更比此类书有益得多。

《春宴》的读后感范文4

最近,趁着闲暇之余,我读完了安妮宝贝的《春宴》,本来愉快的心情,却因为《春宴》而变得非常的沉重。

《春宴》书中的两个女孩:庆长和信得。她们的寂寞,她们的爱情,她们的婚姻,她们的缺失,她们的童年,她们的执着,她们的厌世……种种种种,像一只孤寂的飞鸟,划过我的心房,留下不深不浅的痕迹。

现实的虚华是实实在在的,信仰的追溯却是忐忑崎岖的。这就是爱情总是败给现实的原因吧;这就是信仰缺失的原因吧;这就是人们随波逐流的原因吧。

《春宴》是残酷的。她把现实的畸形呈现在我们面前,更残酷的是她把人们对现实的无能为力道破。

所幸的是残酷过后,她让我反省。反省爱的难能可贵,反省家庭的重要性。庆长和信得都是没有家的孩子,她们缺爱的童年让她们失去对自己的爱惜。她们如此的寂寞,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停留。与她们相比,我是幸福的。我有家,有爸爸妈妈。当我累了,我有故乡可以返回,有家人可以依靠。现在开始,我会更爱我的家。

读《春宴》的意外收获是她让我原谅了一个曾经伤害过我的男生。书中的每个男人都有他的影子。不知道这是否是巧合。也许世上每个男子都是一样。他们自私,贪婪,软弱,现实同时又可爱,神秘,充满魅力。那个伤害过我的男孩只不过是这些凡夫俗子中的一员。他终究会站在现实的那边。也许他当初的选择,对我们都好。我受伤是因为我看透的太晚。有些伤痛是不可避免的,就像他说的长痛不如短痛。我只能欣然接受这没完没了的伤心。

读者《春宴》,我感受安妮宝贝蚊文字带给我的优美,反复我就置身在文字中,心情跟着波动,非常的奇妙。

《春宴》的读后感范文5

《春宴》是一部形式专注且立意单纯的小说,讲述的命题是:一个人与所置身的时代,可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以及由爱的试炼而得到的关于人和自我、外界的关系。安妮宝贝以前所未有的超长篇幅,描写了两个女子——周庆长、沈信得,在各自人生中所经历的生命状态。

在中医候诊的走廊,在电信营业厅,在床上,在某个下午,终于读完这本书。几次间断想要放弃阅读,因为内容太过沉重与悲郁。作者对感情与人性的揭示如同撕裂开人的表皮,看到血肉的淋漓与触目惊心。

最终它还是以一种说不出的力量诱使我读完,即使在纷乱嘈杂的公共环境。我随小说中的人物一起经历从沉溺于溃退的深渊到归于平淡。

安妮宝贝的这部以探索感情为主题的小说中有太多关于人性的深刻剖析和抽离的哲理警句。在看的过程中,那种思想的激烈碰撞,让人想把千般思绪藏之于心,最终消逝于寂静。但终于又在胸中呼之欲出。从书中人物的感情的角度来讲,我心中有太多的感触混织交杂,是文字表达所不能承载的。

在生活中,极度渴望接近真实美丽的人必然会看到更多丑陋虚假的真相,因为二者相互依存。

情感的冷漠与渴求,在现实中永远都是二元的对立。有人一生都在探索感情的真正涵义,他们把感情当做精神信仰,当作依存,有更多的人在这世上不相信感情,不相信直觉,他们只遵从逻辑、规则与秩序。使人溃败的是感情,使人褪变重生的也是感情。以感情为依存的人,感情就是他与这世间最真实最残酷的对峙。与你对立或交集的那个人,其实是上天赐于你帮你突破迷障的载体。正如作者安妮宝贝在书中描述:“爱最终成为一面镜子,用来辩析真实自我”。

在这本书里,感情的真正意义是洞穿虚空,归于真我。

每个人身上都有腐烂的内核,麻木的人,会不知觉,与这腐烂共生共死,血肉相联。有觉知的人,会忍受这巨痛,挖出这腐烂的血肉。圣经《以塞亚书》说:“我必反手加在你身上,炼尽你的渣滓,除净你的杂质”。我们生来,是不断剔除自身腐败的肉质,让它生长出纯美新鲜的躯体;我们生来,是要炼尽身上的杂质,趋向纯净。也许这个结果很难达到,但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此生的目的。

事隔多年,终于明白。男人与女人之间最好的互动也许不是相爱,而是对另一个生命发自内心的尊重。你怎样看待一段关系,你便怎样看待自我。对他人的悲悯即是对自我的悲悯,对他人的伤害即是对自我的伤害。人是被他人打不败的,人只会被自己打败。那些没有被自己打败的人是相信遭遇即将毁灭的时刻便是即将重生的时刻,每一次坠入苦难与黑暗都是为了更接近心灵返依的路途,这路途很远,但这路途最终洒满阳光。

我不喜欢太沉重的小说或电影已经有好多年了。记得我的小侄以前说过一句话:很多写小说的作家都是自毁。我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作家写作的过程有时是一种炼狱。而那些感同身受的读者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随作者坠入一次这样的毁灭与重生,我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看完之后,我尝试着以更客观角度来评价这部小说。用春宴做为小说名字,我理解的寓意是任何一场宴席都会散去,但我们并不因此而失去什么。如何面对一场宴席,只有每个人的态度与理解不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春宴》不能算是一部经典。虽然有很多震撼的思想境界,文字也极有深度,对人性的刻画也更为残酷与裸露,但文中还是有延续安妮宝贝以前写作风格的思维定式。可能因为作者的主观意识较强,所以我个人认为小说所承现出来的角度及境域还不够宽广。相对于她的上一部作品《莲花》,虽然《莲花》是理想主义,但我更喜欢《莲花》明朗与唯美的基调,而《春宴》是凛冽的现实。相同的是,最后,它们都指向重生。

很多作家并不是大师,他们的作品也称不上是恒久的经典,但其中的内蕴仍可让与其交汇的不同读者与之共鸣并产生力量。

这也许便是作品的价值和阅读的意义。

《春宴》的读后感范文6

看安妮宝贝的《春宴》,连着两个晚上都看到凌晨一点多,先是断断续续跳跃着看,后来又倒回去看,把她要讲的故事连缀起来。

《春宴》封面是低着头的她,书名是春宴,字面解释是春天万物复苏时的盛宴。安妮解释说,是人的欲望,萌动的春念。写在《春宴》书封上的`一句话——“我知道天下所有的宴席都有终结。但依然希望这一刻,这注定破碎成空的丰美和悲哀,永无停顿。”

尽管安妮一再强调不要把书中的女主角联想至她,但这部小说中,其实处处有她的影子,这个影子也许只是精神层面的,但绝不能彻底剥离,安妮的内心依旧是冲突的,欲寻一个突破口。安妮对婚姻有一番自己的论述:“婚姻如此之理性,在剔除动荡起伏的同时,也剔除好奇。一对男女,生下儿女,日夜相对,渐渐失去对彼此的兴趣和探索。”这样一句平时的话语,看的人心生凉意,不知在安妮宝贝的理解中,婚姻还剩下什么?如何能更好的维系它?对于已为人母的安妮来说,她眼中的婚姻,感情的成分又该怎样来权衡?安妮在采访中,对现在的家庭生活绝口不提,不透露丝毫信息。难免让人在她新发行的这本书中,作一些联想式的好奇的猜测。

我不是安妮迷,一直都不是。认真看过她的第一本书,是前几年她写的《素年锦时》,那时,她已为人妻和人母,文字中渐有了暖意,也有了成熟后的思考,虽然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写出来,让人有不舒服的抗拒。文字清淡,简单,虽然也有困惑,黑暗,但已呈现柳暗花明,懂得与生活相安。

安妮本人有多次声明,说《春宴》是一本容易被误读的书。但是我个人认为,书并不存在误读的状况,如同名言所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的理解方式不一样,自然存在千差万别的观点。在其宣传语录上说,这是一本构架恢弘的哲理小说,探索人类边缘性行为以及黑暗的一面。比起这本书,这种宣传更容易让人误读。

安妮这个长篇,依旧是散文形式的。你说它是长篇小说,但是没有看到清楚明晰的故事情节路线,你说它是小说,但你看到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好像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的,并没本质的不同。书中女主角沿袭一贯的风格,千回百折,尝尽世间颠沛之苦,跋山涉水辗转流离之后,末尾出现一个性情得当的人,原谅和宽悯取代一切,终于得到完满。而她书中的女主角,白描一下,永远是这样一类人:她们无一例外,不用手机,不读报纸也不看电视。她们固守在自己的世界里,讨厌这个快速发展的繁华世界,并一味地让自己倒退或者停滞不前,觉得这是一种品质……安妮笔下的男主角,也基本是一个模式,成功的海归人士,有相当不错的事业和经济收入,以及清朗英俊的外貌。

安妮为她笔下的人物取名有她特殊的偏爱,她有一种文字洁癖,大概,她只是将干净的词,一个不可能用在世俗中的人名,赋予她小说里的人物,让他们有一种干干净净的气质。女主角的凛冽、破碎、不动声色的倔强,是我喜欢的。她用执着的笔调强调残缺之爱的宿命性和必要性,用略带悲观的情绪冷静描述完善之爱的可能性。在审美的意义上,安妮似乎非常留恋残缺之爱。安妮说:“爱最终是一种洞悉和原谅。”洞悉指的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心坑洞有所认识,原谅指的是完全地接纳自我以及他人的弱点。对于安妮宝贝来说,充满缺陷的情感之所以被珍视,乃是因为这是她洞悉自我内心的重要途径。她认为经历残缺是获得完满的必经之路。男人和女人最深刻的人格缺陷只有在极其亲密的爱情关系中才最易被清楚洞察。《春宴》中许清池在婚姻、情人中间来回打点,在对安妮作的一个访谈中,她的观点是“婚姻需要较高级别的人性来加以掌控。需要妥协,忍耐,原谅,理解,宽容,慈悲……它需要一切善良和坚强的要素,才能得以维持。”

最终,我觉得安妮依旧是困惑的。在“真爱”这个命题上,如何确立。在失爱后,如何找寻真正的自我,是否貌似强大的“独立”,只是另一种更深的掩饰和逃避?这不仅是她,是很多人都面临的困境。似乎也是她说的一句话吧:“最为纯粹的爱,是一场不敢再触及的燎原之痛”。心有戚戚。

《春宴》的读后感范文7

这几天,一直在晚上入睡前看安妮宝贝的《春宴》,连着两个晚上都看到凌晨一点多,先是断断续续跳跃着看,后来又倒回去看,把她要讲的故事连缀起来。顺带看的,还有安妮宝贝主编的《大方》第二期。《春宴》封面是低着头的她,书名是春宴,字面解释是春天万物复苏时的盛宴。安妮解释说,是人的欲望,萌动的春念。写在《春宴》书封上的一句话——“我知道天下所有的宴席都有终结。但依然希望这一刻,这注定破碎成空的丰美和悲哀,永无停顿。”

看《城市》杂志,有时能看到她的专栏,大多是她描绘的世界,细微的,用极其繁华的词语赋予白菜,青瓷等物的感情,原本以为,她的笔收了年轻的不羁开始一段平和的日子。可看完《春宴》,尽管安妮一再强调不要把书中的女主角联想至她,但这部小说中,其实处处有她的影子,这个影子也许只是精神层面的,但绝不能彻底剥离,安妮的内心依旧是冲突的,欲寻一个突破口。安妮对婚姻有一番自己的论述:“婚姻如此之理性,在剔除动荡起伏的同时,也剔除好奇。一对男女,生下儿女,日夜相对,渐渐失去对彼此的兴趣和探索。”这样一句平时的话语,看的人心生凉意,不知在安妮宝贝的理解中,婚姻还剩下什么?如何能更好的维系它?这对于已为人母的安妮来说,她眼中的婚姻,感情的成分又该怎样来权衡?在对安妮作的采访中,她对现在的家庭生活绝口不提,不透露丝毫信息。难免让人在她新发行的这本书中,作一些联想式的好奇的猜测。

我不是安妮迷,一直都不是。她多年前的文字,也翻过,但仅仅是翻一翻,连认真看一遍都谈不到,因为不喜欢那些文字中的阴郁和颓废。认真看过她的第一本书,是前几年她写的《素年锦时》,那时,她已为人妻和人母,文字中渐有了暖意,也有了成熟后的思考,虽然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写出来,让人有不舒服的抗拒,还是经得一看的。文字清淡,简单,虽然也有困惑,黑暗,但已呈现柳暗花明,懂得与生活相安。

安妮本人有多次声明,说《春宴》是一本容易被误读的书。但是我个人认为,书并不存在误读的状况,如同名言所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的理解方式不一样,自然存在千差万别的观点。在其宣传语录上说,这是一本构架恢弘的哲理小说,探索人类边缘性行为以及黑暗的一面。比起这本书,这种宣传更容易让人误读。

纵观安妮这个长篇,依旧是散文形式的。你说它是长篇小说,但是没有看到清楚明晰的故事情节路线,你说它是小说,但你看到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好像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的,并没本质的不同。书中女主角沿袭一贯的风格,千回百折,尝尽世间颠沛之苦,跋山涉水辗转流离之后,末尾出现一个性情得当的人,原谅和宽悯取代一切,终于得到完满和具足。而她书中的女主角,白描一下,永远是这样一类人:她们无一例外,不用手机,不读报纸也不看电视。她们固守在自己的世界里,讨厌这个快速发展的繁华世界,并一味地让自己倒退或者停滞不前,觉得这是一种品质。她们淡薄人情,不理世事,通讯簿里通常没有可交谈的朋友,但是见到他们的男人都无一例外疯狂的爱着她们。她们无一例外都编着麻花辫或者盘着印度髻,或者是从来不加修整的长长的头发。穿着白棉布的上衣,粗布裤子和绣花鞋,即使配礼服,也要光脚穿一双球鞋。独自旅行,旅行之地都是荒僻之地。她们都抽烟,刺青,迷恋性爱并且还会是双性恋者……安妮笔下的男主角,也基本是一个模式,成功的海归人士,有相当不错的事业和经济收入,以及清朗英俊的外貌。

也许这可以称是安妮的一种写作嗜好,每一个写作的人,都会将自己的喜好参杂其中。但正如一位读者评价:“我始终想不明白,书中的女主角周庆长,不美不关心时尚不关心新闻,致力于媒体工作,还有过一段没有感情的短暂婚姻,竟在一次采访中让一个有钱有家有情人有事业的男人爱到疯狂。关键是,她不美貌,不年轻,而且他们都没有什么言语的交流,他就可以,爱她到不顾一切。女人,如果不美貌,就有过人的才学或者胆识,如果两样都没有,就长时间呆在一起,慢慢习惯彼此的习惯,也会培养一种依恋。可是,毫无征兆的,男人就开始他浓烈的爱的誓言。一个商界的优秀男人,竟会说那般细致的情话,让我觉得实在是,难以下咽。当然,后面还有好两个男人,什么都不求,只想娶她,养她,即使实现了共产主义,我也觉得这是不可能的。”“生活中断断不会有这么简捷的事,不是你落魄了,就会有一个有钱人爱上你并拯救你。不是你失望了,就可以躲到深山里去教书十年。我们面临的是柴米油盐的俗世生活,为五斗米折腰才是屡见不鲜的真相。我们越成长,越发觉得责任压肩寸步难行。她越往前,越是内心警省远遁人世渐行渐远花好月圆。”……呵呵。

安妮为她笔下的人物取名有她特殊的偏爱,她有一种文字洁癖,大概,她只是将干净的词,一个不可能用在世俗中的人名,赋予她小说里的人物,让他们有一种干干净净的气质,超凡脱俗。但不管怎样,她的某些段落,写的还是不错的。而女主角的凛冽、破碎、不动声色的倔强,也是我喜欢的。她用执着的笔调强调残缺之爱的宿命性和必要性,用略带悲观的情绪冷静描述完善之爱的可能性。在审美的意义上,安妮似乎非常留恋残缺之爱的激烈、深入和宿命感。“她知道,遇见他,必须与之相爱,哪怕秉烛夜游,只争朝夕。”在追求精神成长的意义上,安妮说:“爱最终是一种洞悉和原谅。”洞悉指的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心坑洞有所认识,原谅指的是完全地接纳自我以及他人的弱点。对于安妮宝贝来说,充满缺陷的情感之所以被珍视,乃是因为这是她洞悉自我内心的重要途径。她认为经历残缺是获得完满的必经之路。在这一点上我认同,两性关系是最惨烈的灵修道场。男人和女人最深刻的人格缺陷只有在极其亲密的爱情关系中才最易被清楚洞察。《春宴》中许清池在婚姻、情人、庆长中间来回打点,在对安妮作的一个访谈中,她的观点是“婚姻需要较高级别的人性来加以掌控。需要妥协,忍耐,原谅,理解,宽容,慈悲……它需要一切善良和坚强的要素,才能得以维持。”

最终,我觉得安妮依旧是困惑的。在“真爱”这个命题上,如何确立。在失爱后,如何找寻真正的自我,是否貌似强大的“独立”,只是另一种更深的掩饰和逃避?这不仅是她,是很多人都面临的困境。似乎也是她说的一句话吧:“最为纯粹的爱,是一场不敢再触及的燎原之痛”。心有戚戚。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