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范文大纲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范文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1W 次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范文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1

爱孩子,便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地爱你。——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

孩子到底该穷养还是富养?对此,李雪说: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决定孩子将来能物质丰盛的是心灵,而不是现有的物质条件。真正的高手只需轻轻一点,即切中要害,直击问题的本质。

想起我小时候,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不过爸爸妈妈总是竭尽所能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不管在什么事情上都不会让我等,比如学校要交钱了,妈妈总是第一时间把钱给我让我去交,不会因为暂时没钱给我就让我等着,即使真的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妈妈也是跟我讲清楚的。

好习惯无法培养,换习惯只因匮乏爱。一提到习惯,我就会想到小时候养成了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那时候看西游记特别迷,一次吃饭的时候吃了一两个小时,饭都凉了,并且把碗摔了。

又一次妈妈把刚买的盘子放在柜子里,我就去开柜门玩,玩着玩着把妈妈刚买的盘子都给摔碎了,当时非常害怕,就吓哭了,但是后来妈妈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打我,在我的印象中妈妈什么也没说,看我哭了就抱着我,过一会就去给打扫干净了。

后来,我吃饭的时候并没有只盯着电视看,知道自己应该先吃完饭再看电视,或者是看电视的时候也得好好吃饭。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2

卷卷刚刚过了两岁的生日。最近我感觉到她已经有了同理心。吃过晚饭后,通常是我和卷卷单独相处的时间,我会问她是出去玩还是在家玩。这天,她选择在家玩扑克牌。玩了一会儿,我已经给她放了一半的洗澡水了。她突然想出去玩。我同意了。

小区里有个“广场舞天后”,应该是有过舞蹈基础的阿姨,舞姿优美,我也是她的粉丝。

我们出去的时候,恰逢“天后”在教新的舞蹈动作,我便学起来。此时,卷卷跑向旁边的滑滑梯。跑了一段路后,看我没跟上,又停下来等我,嘴里说着“玩滑滑梯”。我便过去跟她说“妈妈想学会儿舞蹈,我们在这里跳舞好不好”。她同意了!

于是我们就继续跳舞,结果抬手时不小心碰到了卷卷,原来她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我身边了。好在只是轻轻的碰到,我赶紧蹲下来给卷卷道歉,发现她眼里含着泪水,喃喃道“滑滑梯,玩滑滑梯”,很明显的,是压抑了自己玩滑滑梯的欲望。她很爱妈妈,所以选择陪伴妈妈。

最近,我在微信读书上读了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书中提到:接纳并完善自己,教育是一种传递,当自己杯满之后,孩子自然会顺着对的方向蔓延。这本书的很多观念与我们的“常识”相背:“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缺乏爱”。但值得仔细读读。

幸运的是,从卷卷很小的时候,我就请教过长辈,学习了与《当我遇见一个人》中提到的类似的教育理念,倾听孩子的需求,竭力去满足,尽量不评价孩子。即使卷卷偶尔淘气的乱扔东西,我也只是默默收起来,不批评。现在看来,只要多回应孩子,她自然的就培养了同理心,健康的'成长。

读了《当我遇见一个人》,我又学习到了一些具体的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比如提到了: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试图解决对方的情绪,其实只要确认对方的感受就好了。孩子失去心爱的小猫,非常想念。如果父母提出解决方案——别太伤心了,再买一只。其实是否定了孩子对小猫的爱。如果父母只是陪伴或者回应——妈妈看到了你的悲伤,孩子就完整的体验“失去”的悲伤,变得自然平静,或许自己就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买一只小猫。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3

20xx年7月我成为了一名父亲,家里买的书大部分是关于育儿以及如何与孩子构建良好关系,培养孩子的书籍,当我看到这本书就被这个名字吸引了,这本书颠覆了我的很多观念。整本书都在诉说着作者的最基本的观点:母婴关系,其实在我来说也是亲子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并从多方面阐述我们要爱孩子如他所是,而不是如我们所愿。

本书其实也是作者李雪自身经历的一些体验和提炼,从客体关系心理学的角度认为母婴关系决定了这个婴儿长大后的生命底色。婴儿出生的头两个月里处于“正常自闭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对外界的反应很少,基本上只有吃和睡。因为这时候的婴儿的感觉里,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就像还在子宫里一样,尚不存在外在的母亲。母亲的积极关注和陪伴,维持了婴儿的这种“全能自恋”,即“世界与我一体,呼奶换抱。无所不能”。

当婴儿的“全能自恋”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后,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别人。爱向内灌注满了,自然回流向外界。这就是所谓的“主客体分化”。完成这种分化后,婴儿对世界产生了最基本的信任,将来不会再遇到挫折时想要毁灭一切。如果婴儿在最初的体验里体验到自己的“无所不能”,他以后的生命底色将是温暖多彩的,反之则将是孤独灰暗的。

在没有接触到本书前,我们听说的”哭声免疫法”、”哭声控制法”、”定点定时哺育”、”睡眠训练”、”延迟满足”等,觉得会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规范孩子成为一个有秩序的人,本书中却恰恰反对这样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教育方法,这样做的后果会让婴儿的“全能自恋”的心理基础严重受损,为以后的心理问题埋下了隐患,有损婴儿的生命底色。

本书中还介绍了满足孩子的“全能自恋”后孩子的表现,使父母对孩子的各种认为不乖的行为表现不至于太焦虑。同时本书还举例说明了很多对孩子的评判行为,转变评判思维,而不是一味的规范价值取向,需要通过事件本身来说明问题,而不是直接主观用自己以为的价值取向思维去规范孩子,作者主张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多一种规则就给孩子的无限可能多了一道枷锁。

通过这篇书籍的学习,我联想到了大学时期渐渐快遗忘的专业课程社会心理学:人格的形成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养成了,比如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是人类之父,人格主要决定于童年经验”。

他把心理发展阶段分为:口唇期(0—1岁)、杠门期(1.5—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8岁)和生殖阶段(成年人);还有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这些心理发展阶段以及心理理论不禁让我想到了与本书的关联与差异,关联在于孩子都有各种心理时期以及不同的心理实际的满足程度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有影响,差异在于具体操作方法上是否使用行为主义心理学方法还是使用充分满足孩子的”全能自恋”,例如:当婴儿饿了需要哺乳满足”口唇期”阶段时是使用“迟滞满足”原理还是使用本文中作者观念,这样的差异也许只能在不断的认识和共同成长中慢慢的印证。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