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雷米的《心理罪》读后感

雷米的《心理罪》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4K 次

【文章导读】《心理罪》这部作品让我们洞悉嫉妒有如毒蛇一般,一旦被它缠绕就会变得无比邪恶无比凶残。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心理罪》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雷米的《心理罪》读后感

  【篇一】《心理罪》读后感

作为一本以心理学为主线的畅销书,《心理罪:画像》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与情景设定等三个方面很吸引人。法学研究生方木通过自己在心理学画像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帮助警方破获了连环杀人案。同时,在大学期间,自己宿舍出现的凶杀案,自己初恋女友,都给方木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这两条线的交叉使得这本小说呈现出了一种深度。

这本以心理学作为破案基础的犯罪小说体现出了心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即通过人物的某种行为反映人物的心理状况,进而刻画出人物的生理特征,更进而揭露出人的生活状态。在很多情况下,心理学通常会被认作是研究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而心理分析则也被认为是对心理引发原因的探索。不过,在这本小说中,方木利用心理分析的方式,结合在现场发现的各种线索以及受害人的背景,研究罪犯实施犯罪行为背后的动机。在犯罪明显在模仿国外知名案件后,从这些案件的细节之中找出罪犯的性格特点、行事风格以及动机。这其中,也有对受害者之一,也是方木的同学孟凡贵的心理刻画,甚至花了很浓的笔墨描绘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不过,正如这本小说透露的,心理画像画的不只是人的像,而是一种人生。心理活动是一面凸镜,一个人的所有行为活动都会在这面变形镜中有映射。人生在这面凸镜里,映射的效果不是直线的,而是折射的。一个细微的心理变化都有可能得到放大,放大到不曾想象的程度,导致难以置信的结果。

以孟凡哲为例,他对于点名的恐惧感来源于单亲家庭的成长经历,受母亲对老鼠的恐惧的影响,同时又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受到孙普的刻意诱导。从一个貌似很简单的对点名的恐惧心理为起点,读者看到了孟凡哲在之后的生活行为上的变化(养猫),扩大到了这种日常行为背后的诱因(以克服老鼠所带来恐惧感)以及这种心理变化造成的后果(受到孙普的诱导而变成杀人嫌疑犯)。

从以上的心理案例还可以看出,弗罗伊德以来的心理分析不只是局限于人的潜意识、自我和超我一类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演变成一种对人生的探索方式。人的外在行为有可能只是人的一生所有心理累积的一个出口;生活中的细微动作都有可能映射出在此之前某一个事件烙在心理成长的印。这个印反过来又会在未来某一个时刻体现在某一个细节动作之中。因此,可以这么说,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可分析的,可追溯的,甚至可塑造的。

  【篇二】《心理罪》读后感

长期以来,我都很难给雷米的《心理罪》一个准确的定位。它毫无疑问是一部类型化的小说。悬疑?惊悚?推理?恐怖?似乎每一种元素都在《心理罪》中得到了体现,而又很难将其简单划归入某一种类型。雷米自己给作品的定位是:犯罪小说。说实话,我对是否接受这种定位犹疑不决,因为,《心理罪》实在是太特别了。

作为一个恐怖文学社区的首席版主,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已经看过了太多的恐怖文学作品。从韩日式的无处不在的心理惊悚,到欧美式的血肉横飞的感官刺激。审美会疲劳,恐怖同样也会疲劳。在已经难有作品引起我的阅读兴趣的时候,雷米的《心理罪》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我得承认我被吓到了。整个阅读过程是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即时在9月,我仍然能感觉到背后袭来的阵阵凉气。那不是某种虚无飘渺的超自然力量,而是一种真实,残酷到你无法想象,难以接受。

在我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虽然不能说一帆风顺,但是也算波澜不惊。我一直以为所谓罪恶只会出现在电视剧中、法制节目中,而永远不会降临在我的左右。而《心理罪》让我感受到身临其境般的诡异旅程。毫无疑问,雷米是一个优秀的讲述者,看似波澜不惊,平淡冷静的娓娓道来,却让我们在关注文字的同时,悄悄睁开了另一双眼睛。是的,我们就在现场,我们目睹了罪恶,我们甚至闻到了空气中淡淡的血腥味。不止一个读者感慨看《心理罪》的过程好似观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电影。他让我们在合上这本书的同时才感到额头上已经是冷汗涔涔。大概因为雷米所从事的特殊职业的原因,他对刑事侦查活动进行了近乎于教科书般准确无误的描写。这就使得本来就极具写实性的《心理罪》宛如一篇结案报告一般令人震撼。

赞助商

赞助商